日本腦炎添3例 暫無地緣關係
屏東、嘉縣及竹縣各1例 居住周邊有雞豬舍等高風險場所 疾管署籲加強防蚊、打疫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繼今年首例日本腦炎個案6月20日在台南現蹤,疾管署27日公布,上週再新增3例日本腦炎病例,分別來自新竹、嘉義及屏東,但初步調查,暫無地緣關係,均住院治療中。籲請民眾出入高風險場所加強防蚊,並按時帶幼兒接種疫苗。
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表示,上週新增3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屏東縣屏東市50多歲男性、新竹縣湖口鄉50多歲男性及嘉義縣民雄鄉40多歲男性,3人發病日分別為6月1日、6月14日及6月15日,症狀包括發燒及意識改變等,都因首例病例公布後,採檢通報後確診,目前均仍住院治療中。
3名確診個案中,屏東縣個案住家及工作地周邊發現有水稻田、豬舍等高風險場所,研判於住家及工作地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嘉義縣個案主要於其租屋處、案母住家及工作地活動,其工作地周邊亦有雞舍、牛舍、水稻田及豬舍,研判於工作地周邊感染的可能性較高。
不過,新竹縣個案於新竹縣湖口鄉住家周邊無高風險場所,惟其潛伏期間曾居住於中部縣市,該住家周邊有豬舍及羊舍,感染源待進一步釐清。
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今年截至目前共4例確定病例;2018至2021年全國同期確定病例數分別為21、12、7及13例,以40歲以上成人較多,惟各年齡層都有感染風險,民眾不可掉以輕心。
疾管署指出,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易孳生病媒蚊之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果無法避免,應做好防蚊措施。
此外,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適齡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住家或活動地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的民眾應加強防蚊,如自覺有感染風險的成人,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評估自費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