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基金 掌握中長線多頭
日本擺脫長年的通縮束縛,日股也迎來30年來最好的表現,第二季GDP在海外資金持續流入、製造業出口激增下成長,投信法人看好日股後市表現,建議透過日股基金參與中長線多頭行情。
近日讀賣新聞透露,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表示若薪資持續上漲,且可穩定實現2%通膨目標,就有可能調整自2016年起的負利率政策,近日日本國債殖利率隨之上漲,帶動金融股表現,成為繼製造業漲勢後,第二波助攻日本股市主力。
目前境內規模最大日股基金的元大日本龍頭企業基金,主要持股除了聚焦豐田、索尼等製造業龍頭,也布局受惠日本經濟翻揚、貨幣正常化趨勢的大型金融股,據基金月報公開資料,8月已將日本三大金融集團的三菱日聯金融集團、瑞穗金融集團、三井住友金融集團率先納入前十大持股。
對日股後市,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外資今年來持續加碼日股,上半年持股占上市公司市值超過30%,創下多年新高。隨著股神巴菲特喊進日股並加碼日本五大商社,其他外資券商紛紛跟進看多日股,加上日圓長期貶值趨勢帶動日本企業近年獲利快速成長,增速大幅超越美國及歐洲,增進日股動能持續向上。
隨全球瘋AI、機器人,擁有眾多關鍵技術的日本也重回市場焦點。過去諸多日本產業外移到大陸,但如今卻是企業出逃大陸、回流本國。半導體、AI、機器人的發展,給了日本跟著新技術崛起、重回世界注目焦點的機會,日本製造業有望重返榮耀。
瀚亞投資日本動力股票基金研究團隊指出,日本成長股與價值股之間的估值差距仍高於歷史平均水平,中型價值股發現更多的投資機會。日本經濟位居有利的位置,能夠因應地緣政治升溫帶來的任何影響,而中美兩國均為日本的主要貿易夥伴,日本提供這兩國關鍵技術,包括電子零組件、材料及機械等。
投信法人強調,日股因估值具有一定吸引力,外資持續買入日股,日本政府也推出優惠政策,鼓勵當地民眾將資金投入股票,在內外資雙引擎帶動下,估計日股的需求仍會延續;近期雖處高檔震盪格局,但任何修正都是提供投資人介入的好時機,建議投資人可開始定期定額買進日股基金。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缺料 全球伺服器市場下修7%
寧德時代 最大鋰電池基地投產 福鼎廠逾人民幣千億產值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