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也算失眠一種! 食藥署提醒「長期失眠」須注意
台灣人晚睡比例是全球數一數二,甚至有1/10工作人口飽受失眠所苦,但顛覆大家刻板印象的是,食藥署提醒,其實早起不見得身體好,可能也是失眠的一種。醫生解釋,比預定起床時間早起1~2小時,並持續超過一週就要注意,除了心理、身體因素,房間的溫度和光線都有影響,長期可能疾病上身。
民眾說,「提早起床也算喔,我不知道耶。」、「很多人都是早睡早起吧,不是都這樣講嗎,可是也要看幾點睡覺吧。」睡不好經驗幾乎人人都有,有人隔天就會恢復,但也有人持續超過一週。北市新光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林嘉謨書,「一個禮拜可能發生3天以上,而且會影響到你白天的工作的精神,還是工作的效率這樣子的話,可能就需要去重視,然後需要去診斷跟治療。」
一般短期失眠可能因為工作壓力、身體狀況造成,如果一週發生三次,並且持續超過三個月就成為長期失眠,根據食藥署的資料,失眠可以簡單區分為難以入睡、難以維持睡眠以及提早起床等3種狀況,長期比預定的時間早1到2個小時醒來也算失眠。
北市新光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林嘉謨說,「如果說你今天本來睡6小時,有些人來講的話,他可能睡4到5個小時,他就醒過來然後就覺得說,他醒過來之後,他好像就也會飽了,就睡不太著這樣。」
長期失眠不但會影響精神狀況,也會使免疫力下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醫師也提醒,失眠不能只仰賴藥物,找出原因才是根本之道。
(民視新聞/黃郁涵、嚴文謙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影/韓妞花1.5小時跨區吃台灣牛肉麵 料理上桌直呼想念
冒用往生者姓名亂訂飲料 生命園區火大回應了
開冷氣消暑室內卻飄異味? 486團購揭好用神物正確擺脫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