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人在家,卻老是說「想回家」?失智患者的「現在」可能是久遠以前的回憶


【妮可.妮可兒森(漫畫家)、佐藤眞一(老人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 】

為何人在家卻還說「想回家」?

「訴說想回家」是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常見的周邊症狀之一。而且,並非只有照護中心裡的患者會出現這種症狀。許多個案都像妮可奶奶一樣,即使人在家中,也不停地吵著「想回家」,令家人相當困擾。

此時,妮可奶奶所謂的「家」,並非指現在住的這個家。在妮可奶奶的記憶中,可能有另一個最能夠令她安心的地方。

造成患者想回家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會把最近發生的事忘光光的「記憶障礙」,另一個是:會搞不清楚自己現在在哪、跟誰在一起的「定向力障礙」。本章主要會針對定向力障礙做說明。

人們普遍認為,定向力障礙在失智症當中,算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特徵,但其實於心理學的領域中,還沒有比較完善的研究。我自己也打算以此做為新的研究主題,所以說,究竟為何會引發定向力障礙,目前尚不得而知。

何謂定向力?

簡單來說,定向力就是「在時間與空間中替自己定位的能力」。英文叫做「orientation(定位)」。

有些人小時候,或許參加過一種叫做地圖定位的野外活動。遊戲方式是利用地圖與磁鐵,尋找設置在野外的幾個站點,越快找完越好。「判斷自己現在在哪裡,接下來該往哪裡去」就是所謂的「定位」。

因為有定向力,所以我們才有辦法把過去、現在與未來的自己,當作自己的事來看。此項能力一旦退化,就會對自己在時間長河中的行動沒有把握,也無法將它意識化,因此會感到非常不安。

在漫畫中,我把定向力障礙所帶來的不安,比喻成「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在陌生的地方」。對「無法確信自己的行動」所感到的不安是什麼呢?假設自己參加旅行團到語言不通的國度旅遊,結果在自由活動時,因為買東西買得太忘我,所以趕不上集合時間,甚至還迷了路……大家應該可以想像,在這種狀況下,究竟會有多麼不安。

與記憶力衰退的關係

本書的第二、三章中,一直在強調失智症的最大特徵,也就是記憶力衰退。我在那兩章中也曾說明過,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初期常見的情節記憶衰退,是由短期記憶無法轉移至長期記憶所引起的。

定向力障礙也一樣。人們認為引發定向力障礙的原因,就是短期記憶無法轉移至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是以「依時間並列」、「依場所區分」等方式,來把進入腦中的資訊做分類貯藏。各位不妨想像一下圖書館依照種類來區分、排列書籍的樣子。

得到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後,便無法替進入腦中的資訊做適當的編碼(也就是這裡所說的區分種類),分不清「人、時、地」,所以各種記憶都是亂七八糟的擱在腦內。而這也導致情節記憶無法變成長期記憶,進而使人出現定向力障礙,分不清自己是「何時、在哪、跟誰」在一起。

類似於幼兒期的記憶方式

順帶一提,定向能力的發育時期,大概在三歲左右。

不管去問誰,都沒有人記得三歲以前的事,但這並不是因為幼兒沒有記憶,而是因為情節記憶尚無法轉換成長期記憶。換言之,幼兒無法在時空的座標軸中,替遇到的事情、人物標出位置。

小孩只要能玩,就會盡全力玩,根本不會去想「之後要回家」這件事。因此很容易在回家路上累到睡著。

大人會思考:「今天一整天要這樣過,最後在這裡吃晚餐,然後回家。」但小孩不會。小孩只會思考眼下的事,也就是只活在當下,所以才沒留下記憶。因為大腦也無法重建記憶。

得失智症的人也一樣,他們只剩「現在」了。而且,那個「現在」還是很久以前的回憶。這就是失智症患者與幼兒的相異之處。

本文摘自《爸媽怎麼突然變了樣?失智症患者心理分析&照護技巧完全圖解》/妮可.妮可兒森(漫畫家)、佐藤眞一(老人行為學研究領域教授) /台灣東販


原文引自:人在家,卻吵著「想回家」?看懂阿茲海默症型失智症常見症狀

延伸閱讀: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