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誤解】網傳今年三月開始夜間彈性限電的公文?為電費減免回饋自選措施

網傳「今年三月開始夜間彈性限電了」的訊息與公文圖片。經查證,原始公文是台灣電力公司在 2022 年 1 月 13 日公布的方案,是提供經常契約容量 100 瓩以上(特)高壓用戶自願選用的需量反應措施。需量反應措施自民國 68 年起就開始推動,透過以電費扣減為誘因,引導用戶減少或移轉指定時段之用電,對象為大型商業用戶,並非民生用戶,民生用電也不會受到影響。

今年三月開始夜間彈性限電的公文?

主要流傳這張圖片:

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公文出自哪裡?

是否代表「彈性限電」? 透過關鍵字搜尋,找到公文的出處是台灣電力公司在 2022 年 1 月 13 日公布於官網上的方案。公文主旨為台電 111 年度「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提前自 3 月起實施。

另外,也在台灣電力公司花蓮區營業處的官網中找到詳細說明,公文中的「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政策是針對經常契約容量 100 瓩以上(特)高壓用戶。

台灣電力公司在 2022 年 1 月 20 日發布澄清的新聞稿,表示「彈性夜減措施是需量反應不是限電」,台電自民國 68 年起就推動各種需量反應措施,透過以電費扣減為誘因,引導用戶減少或移轉指定時段之用電,促使用戶改變用電習慣 、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

「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措施是提供高壓以上用戶自願選用,並非針對一般民生用戶。過去需量反應措施的執行以日間為主,為提升夜尖峰供電裕度, 台電公司於 111年 推出彈性夜減方案, 讓用戶可以在夜晚尖峰時間,自由選擇抑低 2、 3 或 4 個小時,並依時段差異給予不同電費回饋,鼓勵用戶減少夜間尖峰用電。

什麼是需量反應?

台電官網的澄清圖文指出,需量反應是一種以價格誘因引導用戶降低或轉移尖峰用電的措施,由用戶自願參與,若配合調整用電,台電就會以電費減免回饋用戶,是各國電業普遍採行的作法。

台電 Facebook 粉絲專頁「電力粉絲團」2022 年 1 月 20 日發布澄清貼文,圖卡中表示網傳訊息並非事實,需量反應措施可以抑低尖峰負載、拉高離峰負載、轉移系統負載,達到策略性節約能源的效果。

進一步檢索減少夜間尖峰用電等資訊,可以找到 2021 年 11 月 30 日《民眾新聞網》的相關新聞,據報導,當時台電北北區處鼓勵大用戶試辦新電價,大用戶另可選用適合的需量反應措施參加,12 月份起也新增三項方案,其中就包括「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

因此,綜合以上,經查證,網傳今年三月開始頁間彈性限電的說法為錯誤訊息;「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措施是需量反應措施,簡單來說就是電費減免措施,也並非針對民生用電。

資料來源:

台灣電力公司 - 本公司111年度「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提前自3月起實施

台灣電力公司 - 彈性夜減措施是需量反應不是限電

民眾新聞網 - 分散夜尖峰用電 台電北北區處籲大用戶試辦新電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