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宇獲利創高,為什麼不配息?張國煒親曝關鍵原因:再給我一點時間
星宇航空(2646)今(13)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2024年度財報,全年合併營收達355.47億元,年增58.2%,稅後淨利達13.24億元,年增幅高達788%,每股盈餘(EPS)0.53元。
儘管獲利創高,公司考量資本支出與擴張需求,董事會決議不配發現金股利,盈餘將全數投入機隊擴編與全球航網布局,為中長期成長鋪路。
細分營運結構,2024年客運收入達307.28億元,占比86.4%,年增55.6%;貨運收入則達31.53億元,年增97.7%,主要受惠廣體客機擴增及腹艙運能成長,帶動全年載客量達407萬人次,貨運量突破5.5萬噸。獲利結構也同步改善,稅後純益率3.73%、資產報酬率2.13%、權益報酬率6.48%。
星宇航空董事長張國煒表示,公司雖已穩定轉盈,但考量帳上仍有累積虧損,加上國際政經局勢仍具高度不確定性,短期內將持續穩健強化財務結構與資本體質,「希望股東多給我一點時間,公司先穩健擴張,未來才能奠定穩定配息基礎。」
截至今年,公司機隊規模已擴充至26架,全年新開航線達11條、涵蓋7個新航點,目前整體航網遍及9國27個城市。
展望後市,張國煒指出,星宇將加快航網拓展腳步,預計2025年歐洲航線將正式啟航,紐約航點也在積極評估中。亞洲市場方面,日本旭川因地勤與油料設施不足,短期內暫不開航;羽田航權則受限日本主管機關審批與政治敏感度,短期內無法大幅增班,但仍為未來布局預留成長空間。
在機隊規劃方面,星宇目前手握17架A350訂單,並正盤點10架選擇權執行計畫,另同步展開新一輪窄體機採購評估。隨著歐洲長程航線啟動,未來整體機隊使用率與營運槓桿有望進一步提升,下一波擴編計畫預計數周內對外公布。
針對投資人關注的營運挑戰,張國煒坦言,今年以來面臨多重外部變數,包括美中貿易衝突、留學生簽證政策波動、北美社會動盪及7月5日日本大地震傳聞等均對市場情緒形成影響,「川普像瘋子一樣,每天弄來弄去,第3季跟第4季還不知道出什麼招。」
不過觀察旅客需求整體仍具韌性,張國煒對2025全年營運展望維持審慎樂觀,認為高端市場定位及差異化服務仍是星宇未來持續成長的關鍵競爭力。
針對近期飛安事件,星宇航空也於股東會中正面回應。張國煒指出,針對部分機師操作瑕疵事件,公司已主動通報主管機關並迅速完成處理,涉事2名飛行員已自行離職。他重申,星宇對飛安採取零容忍政策,並嚴守「公平、公正、公開」原則,「飛行員高薪必須承擔相應責任,飛安是航空公司的生命線,不容有任何僥倖心態。」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