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真的城堡不是迪士尼!歐洲5大浪漫童話城堡走進王子與公主的世界~
你們家有沒有小公主?或是你本身就是公主控?別只是光聽王子與公主的故事,親眼看看歐洲最童話的城堡吧!歐洲有數百座城堡,每個都有自己的故事,從色彩鮮豔到讓人彷彿置身童話世界的葡萄牙王室夏宮、迪士尼灰姑娘城堡原型的西班牙城堡兼堡壘、結合凡爾賽花園般大型公園的荷蘭最大城堡、展現浪漫主義風情的羅馬尼亞皇家城堡、坐擁迷人河景的波蘭紅色城堡⋯⋯各自以不同的面貌,吸引著各地遊客探訪~
【歐洲最童話的城堡推薦】
*葡萄牙・佩納宮
*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
*荷蘭・德哈爾城堡
*羅馬尼亞・佩萊斯城堡
*波蘭・馬爾堡城堡
*葡萄牙・佩納宮
洋溢異國風情,鮮豔的紅、黃色建築聳立於綠意盎然的山丘上,浪漫主義風格的佩納宮(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俯瞰著辛特拉(Sintra),天氣晴朗時,從里斯本可以清楚看到這座彷彿直接從童話中走出來的城堡。與貝倫塔(Torre de Belém)、傑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等並列葡萄牙的七大奇蹟之一,1995年時更以辛特拉文化景觀登錄為世界遺產。
坐落於聖伯多祿堂區(São Pedro de Penaferrim),這座落成於1854年的城堡,最初歷史回溯到中世紀供奉佩納聖母的小教堂。據說這座教堂因為聖母顯靈而建,因此成為聖地,15世紀末,若昂二世(John II)夫婦就曾到此朝聖。16世紀初曼努爾一世(Manuel I)在此興建了一座修道院,從此成為一座可以容納18位僧侶的小型冥想場所。
然而18世紀時受到嚴重的雷擊,加上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的破壞,讓它變成廢墟。1838年時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將修道院連同周邊土地和幾座莊園一同買下,委託遊歷廣泛的德國業餘建築師威廉·路德維希·馮·埃施韋格(Wilhelm Ludwig von Eschwege),興建了這座作為葡萄牙王室夏宮使用的宮殿。
融合浪漫主義和異國風情的佩納宮,展現了包括新哥德式、新伊斯蘭式和新文藝復興式等多種折衷主義風格,主要可分為四個部分:設有兩道城門的地基與圍牆、舊修道院建築與鐘樓、圍繞摩爾式拱門牆的庭院,以及宮殿區和圓柱形堡壘。其中修復後的修道院遺跡盡可能保留了當年修道院的模樣,包括迴廊、餐廳、聖器收藏室和小禮拜堂等。
鐘樓所在的王后露台是欣賞宮殿全景的最佳地點,露台上的日晷炮每天中午都會鳴砲。至於佩納宮內部令人驚豔的粉飾灰泥,裝飾著錯視效果的彩繪牆壁,以及各種19世紀的彩繪磁磚,其中不少屬於皇家收藏的一部分。不能錯過的還有環繞佩納宮的公園,這片廣闊的森林種植著來自不同國家的植物:北美紅杉、中國銀杏、日本柳杉、澳洲與紐西蘭的蕨類等,與宮殿一同展現浪漫主義的異國情調~
*西班牙・塞哥維亞城堡
坐落於塞哥維亞老城西側盡頭一塊俯瞰城市的岩石峭壁上、埃雷斯馬河(Eresma)和克拉莫雷斯河(Clamores)的交匯處上方,既是皇宮也是堡壘的塞哥維亞城堡(Alcázar de Segovia),最初興建於12世紀,前身是興建於古羅馬地基上的木製堡壘,直到阿方索八世將它當作主要居所,才出現今日石頭防禦工事雛形,日後卡斯蒂利亞王室就住在這處稱為「大宮殿」的建築裡。
這座石砌中世紀城堡不只是西班牙最多人造訪的景點之一,同時也是其中一座全世界最知名的中世紀城堡!據說迪士尼樂園的灰姑娘城堡正是以它為靈感來源。在它多次成為歷史舞台的場景中,特別為伊莉莎白一世(Isabel I la Católica)的崛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位日後完成收復失地運動的女王,在亨利四世過世後馬上前往塞哥維亞城堡尋求庇護,並在此獲得支持與加冕。
曾經因爲多次火災和塌陷重建,今日城堡由四座塔樓以及數座筒狀拱頂的大廳組成,開放參觀的部分包括埃雷里亞風格(Herrerian style)的庭院、護城河、吊橋、主樓、小教堂和幾間貴族房間。其中興建於15世紀上半葉的胡安二世塔(Tower of John II of Castile),南側的馬蹄型拱門與東側的巨大雙層哥德式窗戶,見證了受伊斯蘭藝術影響的西班牙哥德式建築風格。
透過那扇面向塞哥維亞的窗,可以讓人們看見國王站立時被整扇窗框柱的身影!塔內有兩段陡峭的螺旋階梯,156級階梯通往可以欣賞到壯麗城市風光的塔頂。至於洋溢穆爾哈迪(Mudéjar)風格的內部大廳裝飾極其奢華,精緻的窗飾與垂飾有著類似阿罕布拉宮的風格。在寶座廳中可以看見歷代國王肖像,這裡用作於舉辦各種政治儀式、接待使節、舉辦宴會等藝文活動。
懸掛著16世紀《聖母訂婚》佛蘭芒掛毯的壁爐廳、名稱來自於類似倒置船體的格狀天花板的帆船廳、描繪卡斯提爾國王亨利二世與亨利三世生平彩繪玻璃的畫廊大廳、設計和布局參考阿罕布拉宮且裝飾精美天花板的國王廳等都是亮點。在禮拜堂中則可以看見義大利畫家卡爾杜奇(Bartolomeo Carducci)約創作於1600年的《三賢朝聖》(Adoration of the Magi)。
*荷蘭・德哈爾城堡
雖然一般提起城堡,大多不會特別想到荷蘭,不過這個低地國因1806年拿破崙一世冊封弟弟路易・波拿巴(Louis Napoléon Bonaparte)為荷蘭國王,從此成為君主統治的國家(1810~1813年曾因法國吞併荷蘭短暫中斷)。有王室就有城堡,該國最大的城堡是位於第四大城烏特勒支(Utrecht)近郊的德哈爾城堡(Kasteel de Haar)。
根據古老的建築歷史紀錄記載,這座城堡回溯到1391年,不過當時的城堡和城牆在15世紀末被燒毀,遺留下來的部分在16世紀加以重建,然而不到百年就又因當時持有的家族後繼無人,最後淪為廢墟⋯⋯我們今日看到的城堡是1892年重建的結果,歷經20年時間打造,誕生了200間廳房與30間浴室,裡頭配備了當時最現代化的設備:擁有發電機的電燈和中央暖氣系統!
廚房也非常現代化,保存了荷蘭現存最大的銅鍋與銅盤,以一座長達6公尺的巨型火爐,就連磁磚也裝飾著昔日擁有著德哈爾家族和范祖伊倫(Van Zuylen)家族的盾徽。城堡內華麗的木雕讓人聯想起羅馬天主教堂的內部,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陳列其中的羅斯柴爾德(Rothschild )家族的收藏:來自中國和日本的精美古瓷器、佛蘭芒的掛毯與繪畫等,最大亮點是一輛日本將軍夫人馬車,據說全世界只有兩輛!
不能錯過的還有城堡周圍的公園,范祖伊倫特別為此訂購了7,000棵成年樹木,並且將原本居住當地的村民,遷移到1公里外的地方。公園內有許多噴水設施,以及一座類似凡爾賽宮法式花園的正式花園。2000年時,最後一位范祖伊倫家族的男性成員,將這座城堡與占地45公頃的花園轉讓給德哈爾城堡基金會,不過保留了家族成員每年在此居住1個月的權利。說不定你有機會遇上他們打聲招呼~
*羅馬尼亞・佩萊斯城堡
雖然名氣比不上相距約50公里的「德古拉城堡」布蘭城堡(Castelul Bran),位於羅馬尼亞南部普拉霍瓦縣(Judeţul Prahova)、錫納亞(Sinain)西北方喀爾巴阡山脈(Carpathian Mountains)山腳下的佩萊斯城堡(Castelul Peleș),曾讓許多皇室成員、政治人物與藝術家大感驚艷,其中包括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茲・約瑟夫一世(Franz Josef I)。
他在1896年造訪這座城堡時曾這麼描述:「皇家城堡與其他古蹟相映成趣,四周環繞著絕美的景色,伴隨著層層堆疊的花園⋯⋯城堡本身因為豐富的收藏而令人印象深刻。」佩萊斯城堡由卡羅爾一世(Carol I )興建於1873年,並且在1883年舉行落成儀式,這位國王1866年首次造訪此地時,就深深愛上當地壯麗的風景~
不同於其他建築師提出複製其他西歐宮殿的設計方案,德國建築師約翰內斯·舒爾茨(Johannes Schultz)以宏偉的阿爾卑斯山城堡脫穎而出,外觀融合新文藝復興與哥德復興的浪漫主義風格,內部庭院彩繪有寓意性壁畫與華麗的裝飾,至於室內則展現巴洛克風格,裝飾著厚重的雕花木頭以及精美的織品,讓整座城堡展現充滿活力且色彩繽紛的迷人樣貌!
每年接待數十萬名遊客佩萊斯城堡,占地3,200平方公尺,擁有超過170間廳房,其中許多都以世界文化為主題,不只裝飾細緻入微,還珍藏有繪畫、雕像、家具、瓷器、掛毯、地毯等文物,其中光是武器和盔甲就有4,000多件,畫作將近2,000件!此外七座義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的露台花園,點綴著以卡拉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雕像,以及噴泉、樓梯、獅子等裝飾。
參觀城堡內部須參加導覽行程,當中最知名且奢華的廳房包括:裝飾著木雕、淺浮雕、雪挖石膏雕塑、彩色玻璃的榮譽大廳,保存了500年歷史科多瓦壓花皮革牆面裝飾畫的帝國套房,展出14~19世紀最精美狩獵和戰爭工具的大軍械庫,裝飾和壁畫均出自克林姆等大師之手的劇院,洋溢北非和西班牙摩爾式風情的摩爾人沙龍,以及擺滿伊茲密地毯和波斯銅器的土耳其廳等。
*波蘭・馬爾堡城堡
身為全世界占地面積最大的城堡,馬爾堡城堡(Marienburg)坐落於波蘭北部的同名城市,名稱來自聖母瑪莉亞的它,由德國天主教十字軍宗教組織條頓騎士團(Deutscher Orden)興建於1274年普大魯士起義(the great Prussian uprising)後,為了加強對對波羅的海部落的控制。位於諾特加河(Nogat)東南岸,擁有便利的交通,工程一直持續到1300年左右。
後來為了容納更多騎士,城堡經過多次擴建,很快就成為歐洲最大的哥德式防禦建築,全盛時期有多達3,000名騎士居住於此。在廣達21公頃的土地上,層層遞進的防衛牆,守護著高、中、下三座獨立城堡,並且以護城河和塔樓相互區隔。後來在15世紀中的十三年戰爭期間,沒有從騎士團拿到薪水的波西米亞傭兵,將城堡賣給了波蘭國王。
之後長達300年的時間,馬爾堡城堡成為波蘭王室的住所之一,國王經常造訪這裡,在大食堂舉辦宴會、舞會和王室活動,直到1772年普魯士和俄羅斯帝國第一次瓜分波蘭為止。城堡後來被當成軍營、救濟院、醫院和軍械庫等使用而遭到破壞,更在1959年的大火中,進一部損壞了原本幾乎被摧毀一半的建築。
1962年開始馬爾堡城堡展開大規模修復,如今大部分的建築都已完成重建,並且在1997年時登錄為聯合國教科文處的世界遺產。或許比不上其他城堡的精雕細琢,坐落於風景如畫的諾加特河河畔的馬爾堡城堡,卻另有一番魅力。紅磚砌成的史詩般建築,錯落著尖塔、拱頂與肋拱,勾勒出哥德式的感性。
城堡中最經典的部分,是牆壁上彩繪著條頓騎士團歷史的大食堂,位於中城堡西翼,身為城堡內的主要宴會廳,一根大理石柱從中撐起延伸至四周牆壁的交叉肋拱,給人非常宏偉的印象!夏日食堂則是中城堡核心區騎士團團長官邸中最宏偉的的大廳,主要用來接待賓客,同樣由一根立柱撐起巨大的輻射狀拱頂,大量的窗戶為室內帶來自然照明。另外出現在接待室和迴廊的中世紀花草彩繪,以及結合遺跡修復的主教堂,也很值得一探!
文字/Iris 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