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165的「張天師」 出掌微軟AI研發中心

作者/黃亦筠

5年內聘200位AI研發人才,微軟這次大手筆在台灣設立AI研發中心,掌管的舵手是個低調的中年台灣人。他智商高達165,曾經高中聯考落榜,卻在微軟總部大鳴大放,掌管百人研發團隊。這個隱藏在台灣軟總部多年的軟體怪才,未來將掌舵這座台灣最高階的AI研發中心,他打算怎麼做?

圖/邱劍英
圖/邱劍英

1月10日,微軟大動作宣布在台灣成立「微軟AI研發中心」,將在5年內招募200位AI研發團隊。掌舵百名微軟未來AI研發尖兵的舵手,是一位高中落榜、工專畢業赴美讀書,卻一路做到微軟亞洲軟體工程院副院長層級的台灣人。

位在信義計畫區大樓的微軟辦公室15樓,一般微軟業務、行銷、行政人員的卡刷不進去,這裡是微軟在台灣研發工程師的重地,微軟亞洲軟體工程院研發副院長張仁炯的座位就隱藏在這裡。

拿到張仁炯的新名片,上頭寫著新職稱:「微軟台灣AI研發中心執行長」。沒錯,他就是這座AI研發中心實際的舵手。

張仁炯在微軟超過20年,位階極高,直接向美國微軟總部報告,權力直通總部。

曾在美國微軟總部,一路研發Office相關產品,都是微軟營收貢獻的大本營。2004年他回到出生地台灣,掌理台灣和中國兩地的研發,從基層工程師做到帶領百人軟體工程團隊。

「我平常很低調,」極少接受媒體專訪的張仁炯坦言,自己是微軟台北辦公室唯一穿短褲、柏肯鞋上班的工程師。「為了這座研發中心,最近我穿西裝打領帶的次數,大概是過去10年的總和,」他苦笑著說。

但這位AI研發中心的舵手,打破傳統工程師寡言、難相處的刻板阿宅印象。他自己的人生十分傳奇,說話直爽但溝通能力強。未來要對內掌管研發與人才培育、對外要產業合作的多功能的研發中心,但工程師出身的張仁炯卻顯得老神在在。

「他是一個十分有創新精神的人,執行力非常高,另外他對台灣的知識很深,能為這座中心帶入很多的資源和創新能量。來接掌這座中心,和在地夥伴建立關係,他是對的人選,」和張仁炯共事多年,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暨人工智慧核心團隊負責人古卓倫對《天下》記者表示。

跳tone的人生經歷 擁有精準的識人功力

研究張仁炯的背景,很驚訝地發現,完全不同於許多外商公司高階研發主管總是出身台清交,再留學國外名校的清一色背景。張仁炯工專畢業才出國念書的背景顯得很「跳tone」。但這種跳tone,或許就是古卓倫說的,張仁炯能在區域高階人才眾多的狀況下脫穎而出的原因。

張仁炯在台灣出生長大,念仁愛國中資優班的他,智商高達165。但是在高中聯考時,數學科選擇題規定「甲乙丙丁」,張仁炯卻有莫名的堅持,認為考數學為何要用「甲乙丙丁」,硬是用「1,2,3,4」作答。結果本來可以上師大附中的成績,卻因此落榜,最後進入新埔工專,當完兵才到美國繼續深造。

工專時班上聚集一群叛逆的同學,加上當兵在軍中與許多不同背景的人相處,張仁炯培養了很厲害的「特異功能」——看人。因此進入微軟後,張仁炯除了傑出軟體工程師的角色, 「主業」之外,他有另一個特別的副業——「As Appropriate Interviewer, AA Interviewer」。這是需要經過微軟認證的召聘評審官角色。

每一次招聘,他就是最後把關的人,以確保公司找到的人才,除了具備應有的技術能力之外,必須是符合微軟企業文化和組織精神的人才。

有一次他飛到中國微軟,面試一個已經進入第7輪面試的應徵者。他評估之後,投下反對票,推翻其他微軟主管的決定,因為一個小時的面試過程,他發現對方有嚴重的情緒問題。

「人資非常生氣不解,覺得我浪費時間,但我請他們去查,發現這位受試者過去真的有暴力傾向的紀錄,」張仁炯回憶。也因為他看人精準,在公司內博得「張天師」的稱號。

如今這位有著看人特異功能的研發高手,要為台灣AI研發中心,挑選百位研發精兵。「台灣想發展AI,微軟也想投資,這也是因為台灣有這樣的人才,」張仁炯很有信心。

自己工專畢業後才出國深造,不同於其他外商挑名校畢業生,「學歷不是我們的最主要考量。」其實在微軟也不奇怪,畢竟創辦人蓋茲自己大學也沒畢業。

這座中心要和政府、產業,企業夥伴客戶溝通,除了技術能力,能傾聽客戶、貼近產業需求的人才,才是這座研發中心需要的人才。

無論在美國或者回到大中華區發展,張仁炯進入微軟的生涯,就像微軟的發展史。他最初進入微軟,就進入Office團隊,研發過的產品從PC版Office到最近的Office 365。現在進入AI時代,張仁炯也跟著幫忙將AI應用到微軟的產品,之後要應用到垂直產業。

不顧反對回台 發揮創意和執行力

但2004年他決定回台,他的老闆、當年擔任Office總裁的Kurt DelBene非常直接地跟張仁炯說,「你這是職涯自殺。」

但張仁炯還是回來了。如今這位怪傑,在印度和中國的競爭下,當上了家鄉台灣AI研發中心的執行長,準備再次發揮他的創意和執行力。

「就做什麼像什麼,」張仁炯不改直爽的個性。

「我們看到台灣潛力,可以和大中華區和亞洲區域的連結和合作,這座中心的團隊將會投入參與全球性產品和在地性產品的研發。剛開始我們會先專注在全球性產品和人才招募,我們相信這個新組織將會對全球的研發帶來助益,」古卓倫說。

張仁炯也在心中設下目標,有豐富招聘經驗的他,會先建立一個強健的人才團隊,這是中心最重要的「肌力」。再來,他就要和團隊建立在地夥伴,例如系統整合公司的戰略關係,藉由在地夥伴在各垂直產業的知識,深入理解企業客戶的需求。

「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為客戶的本業帶來轉型升級的價值,」張仁炯說。(更多內容,請見《天下雜誌》640期)

更多天下雜誌報導

■七年級地攤男孩營收破億 還要進軍東南亞

■台灣最有錢的0.01% 7成收入都靠「它」

■沒有吃不胖的體質!瘦子不告訴你的7個祕密

■這套台灣西裝 4小時在美國募到百萬 憑什麼?

■稱不稱得上「好老公」 9個指標驗證一下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