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突破界限 預見生醫大未來

▲AI、AIoT擴大滲透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圖/廠商提供)
▲AI、AIoT擴大滲透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圖/廠商提供)

全球生技醫療產業快速轉變,Apple、Google、Facebook、Amazon等科技龍頭,都積極布局在該領域上,而台灣醫療技術位居世界前茅,近來也頻頻展現與未來科技的與時俱進。即將起跑的「2019未來科技展」,其中以AI、AIoT等如何擴大滲透在生技醫療領域,同時在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12月5日至8日,共同見證臺灣在全球生醫競賽中的絕佳優勢。

由科技部主辦,象徵產學研界奧林匹克的「 2019 未來科技展」開幕倒數。今年六大技術領域中,「生技與新藥區」12項發表,聚焦癌症、罕見疾病、糖尿病,以及疫苗開發。其中,直接關係到國民健康與國家安全的疫苗,由於全球生產往往只有一兩家供應商,屬寡占市場,不時爆發缺貨潮,加上疫苗開發與新藥開發不同,在法規、技術、資金門檻較高。而展場上將可以看到清華大學、中央研究院、臺灣大學分別推出不同疾病領域的創新疫苗技術。

展示中引人注目的「醣遮蔽血凝素」及「去醣化血凝素」兩大創新技術,廣效型流感疫苗是由清大吳夙欽教授研究團隊開發,可有效抑制新型流感病毒如H5N1、H7N9等的高突變率與致死率。若順利技轉商化,對國內年年上演的流感疫苗缺貨荒,必有極大助益。

另外,「多功能薄殼奈米粒子於抗病毒與精準抗癌疫苗之應用」平台,由中研院胡哲銘博士研究團隊推出,可搭配不同抗原,因應多項疾病之需要,製備出安全又強效的奈米疫苗,解決癌症疫苗製備上的關鍵瓶頸。

臺大黃立民教授研究團隊,針對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開發出「包含類B肝病毒顆粒作為佐劑的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組成物」,已完成小鼠及棉鼠動物試驗,展現出專一性免疫反應及保護力。

為迎接個人化醫療時代,現今「醫材」兩大趨勢走向「智慧化」、「精準化」。在醫材技術展示區中,有時下熱門的精準醫療、個人化醫療、再生醫學,以及導入AI、AIoT的智慧化醫材、穿戴裝置與遠距醫療照護等領域。

臺大邱銘章教授研究團隊,結合智慧化與精準醫學之雙重概念,研發出「建立神經退化性疾病的血液生物標記新指標與智能演算模型」, 透過智能學習輔助系統模型,成功預測各種神經退化疾病的個別差異性與病程的嚴重程度。

同樣兼具智慧及個人化醫療特色,開發以治療神經疾病為主的醫材產品,則是清華大學陳新教授研究研究團隊推出的「無線生醫診療晶片系統」,可應用在研究帕金森氏症、失智症、憂鬱症等疾病生物電子醫療,也可應用在穿戴式裝置的生理檢測。

全臺首創技術並預告個人化醫療時代來臨,由交通大學陳冠宇教授研究團隊當仁不讓,該團隊提出的「人體肺部器官晶片系統」成功建立模擬人體微環境的仿生肺晶片系統(包括具突破性之肺泡和氣曝),還可得到大量且多元化之空汙健康資訊,獲取專屬的生理資訊,不僅可為自身健康做評估,同時也為新藥開發營造更多可能。

展出的28項前瞻生醫技術,呈現跨界的未來性應用,同時蘊藏龐大的創新商業模式,多項成果,接軌學研與產業的最後一哩,也將台灣醫療、生技推向另一高峰。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高濃度臭氧恐造成猝死!環團呼籲空品標準向WHO看齊
網購買童裝!賣家溫馨提醒「衣服偏大」 女一拆包裹苦笑
為何新北人總愛說自己住台北?在地秒回「6字」: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