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養鯛 打造外銷基地

口湖鄉台灣鯛業者配合地方創生計畫,打造台灣鯛外銷生產基地。(張朝欣攝)

中國時報【張朝欣╱雲林報導】 雲林縣口湖鄉「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引進台灣鯛高密度智能養殖技術,配合「漁電共生」太陽能發電,希望藉智能漁業吸引旅外青年返鄉創業,12日立委蘇治芬邀農委會官員前往觀摩,將全力支持地方創生,打造台灣鯛外銷生產基地。 「口湖漁類生產合作社」總經理王益豐為了提升台灣鯛產業文化,創建「台灣鯛生態創意園區」,最近更研發「高密度智能養殖技術」,配合太陽能發電政策,打造全新型態的智能養殖。 立委蘇治芬12日邀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漁業署長黃鴻燕等人前往觀摩,並與現場漁民對話,從技術面、水產經營面、以及國家地方創生等多元角度討論養殖產業升級議題。 陳添壽認為地方有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產業,國家一定全力協助,不論是養殖技術或漁電共生,農委會願意提供技術支援,將產業發揮到最大效益。 蘇治芬委指出今年是地方創生元年,建議中央力推台灣鯛產業,將口湖鄉打造成外銷生產專區,透過智慧科技、循環經濟帶動地方發展,形塑外銷供應基地。 王益豐表示,以往台灣鯛養殖大多依靠人工,他研發「高密度智能養殖技術」利用感測器控制水質溶氧量,以及使用自動餵料機等智能機具,養殖密度可提高10倍以上。 王益豐說,這種複合式智能養殖,初步估計小型漁塭每年利潤可達80萬元以上,希望能夠吸引旅外的雲林青年返鄉創業,共同將雲林縣打造成為台灣鯛外銷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