暈眩、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吃蚯蚓酵素能保護血管,比紅麴更讚?

暈眩、頭痛、手腳麻是腦中風前兆?吃蚯蚓酵素能保護血管,比紅麴更讚?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醫生,我頭好痛呀!是不是快中風了」、「醫生,我手腳麻、暈眩,是不是快中風了?」天氣一冷,上了年紀的朋友,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常常緊張個半死,以為自己快要中風,確實中風前有許多徵兆,千萬要小心。為了保護血管,近來網路上流傳:「吃蚯蚓酵素,能保護血管,甚至比紅麴還厲害」是真的嗎?來聽聽中醫師詳細破解。

腦中風分成:出血性腦中風、缺血性腦中風

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疾病造成突發性局部腦功能缺損,可分成:出血性或缺血性腦中風,均可能以急性頭痛開始,身體血管有阻塞或視神經有壓迫,通常也是以手麻腳麻為表徵。所以,提高警覺這個觀念絕對是正確的,但是不要過度緊張,因為中風除了身體的不適感以外,常常還會伴隨其他神經症狀,例如:半邊肢體無力、單側感覺異常、語言障礙、行為變化或意識改變。當有這一些狀況出現,需要盡快去急診,或建議先以中醫針灸治療為優先,因為中醫對於改善微循環,有不錯的療效。

中醫:腦中風與氣血運行不暢、造成血瘀有關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中醫看腦中風的成因,多與現代上班族久坐、運動量少,容易造成氣血運行不暢,造成血瘀有關,而這也多半與氣滯血瘀體質相關,凡離開經脈的血液,若不能及時排出或者消散,而滯留於人體內的血液與淋巴,或因為血液運行不暢,或是淋巴回流不佳,而囤積於經脈或臟腑組織器官之間,都統稱為血瘀。

由瘀血內阻而引起的病症,大多與心臟與血管的循環有關。至於,一般人如何觀察自己有氣滯血瘀的體質呢?中醫師周宗翰表示,首先觀察舌下絡脈是否有瘀斑、面色是否晦暗、唇色是否紫暗。嚴重的血瘀容易成為血栓、出血、腦中風、心腦血管等重大疾病。血瘀會產生實質性的病理產物,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從早期病變、形成、生長變大,直到最後崩潰堵塞血管,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塊生長到一定程度,嚴重阻礙血液流動,出現頭疼、頭暈等症狀的時候才來就診,其實在這之前斑塊已經存在很久了,只是沒有症狀或者症狀不明顯,沒有人注意。

中醫打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採用「補陽還伍湯」有使用蚯蚓調理

此外,年紀的增長也會造成管腔的狹窄,所以斑塊塞到哪,就是哪裡中風,如果被診斷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症,也正是下肢動脈血管被斑塊阻塞導致血流不暢,而形成腿的酸脹疼麻。

中醫師周宗翰表示,對於斑塊的處理,常常使用中藥的丹參、天麻、三七、山楂、烏藥、桃仁、紅花,其中地龍與水蛭對於斑塊的處理效果是最佳的,例如中醫很有名的方劑「抵擋湯」與「補陽還伍湯」裡面,就有這類型的蟲類用藥。而市面上比較常見的保健食品蚓激酶,就是從蚯蚓萃取而來的成分,蚯蚓即是中醫俗稱的地龍,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地龍性不寒不燥,有清熱、怯風活絡、活血化瘀、治療氣虛血滯、氣喘胸悶、心悸氣促之效」。

蚓激脢是「血管清道夫」,有助暢通血管

事實上,這皆是因為蚯蚓內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核酸、酵素、游離胺基酸等,其中主要成分蚓激脢,更是一種水解纖維蛋白,可輔助溶解血栓,並且幫助暢通血管,所以又被稱「血管清道夫」。但是,提醒在使用前,還是建議先諮詢一下醫師的建議,如果本身就有在服用抗凝血劑的人,就不建議再額外補充紅蚯蚓酵素,以免溶解血栓過度,反而造成出血及溶血的狀況。

還有四肢容易瘀青、皮膚容易冒出細小紅點的人也要注意,因為這代表你的血管比較脆弱,不適合再補充具有通血作用的保健品。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本身是否有服用抗凝血藥物,或是否有在吃活血化瘀的中藥配方,包括:冬季進補常用的當歸、丹參、川芎、川七、紅花、洛神等食材,也都具有活血的效果,在搭配上要先諮詢專業合格的中醫師才安全。

預防腦中風:多吃蔬果、注意魚類與鹽的攝取

要預防腦中風,除了平時多運動、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肪等危險因子外,飲食也要注意營養均衡,也是預防小中風的要訣。蔬果的攝取要大於肉類,選擇動物性食物時,請記得以下選擇順序:魚肉優於禽(如雞、鴨)肉、而禽肉優於豬、牛肉。對於魚類之外的海鮮,則要謹慎的選擇和食用,因為這一類的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膽固醇,例如:蝦、蟹、魷魚等食物。平日應注意攝取富含鉀、葉酸、抗氧化物和鈣的食物,及含豐富可溶性纖維的燕麥和豆類等。

最重要的就是留意鹽的攝取量,過量的鹽分攝取,會使人體內的水分滯留,引起血壓上升,增加病情的惡化,所以不僅是食用鹽需要留意,避免過量以外,其他像是味精、罐頭、加工食品等,也都含有較高含量的鈉鹽,應盡量少食用。加工過的湯品或火鍋,湯中的鹽分也很高,要盡量避免飲用。若患者覺得低鹽的飲食降低了胃口,可使用八角、花椒、肉桂等天然辛香料來調味,減少鹽分的攝取,以預防中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