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兩岸清大校長 賀陳弘向陸生介紹梅貽琦與梅園歷史
馬英九基金會邀請陸生來台參訪,4日上午抵達清華大學於交流活動結束後,一行人前往梅園參訪,由台灣清華大學前校長賀陳弘娓娓道來兩岸清華校長梅貽琦在台建校與梅園歷史,並稱國立大學校長長眠於校園除了台大傅斯年在傅園,就只有梅貽琦在梅園了。
馬英九率團步行前往梅園參觀,國民黨立委同時也是清大教授翁曉玲也在旁手拿白玫瑰,聆聽賀陳弘介紹埋葬著梅貽琦校長的梅園歷史。賀陳弘表示,梅貽琦於兩岸清華大學服務46年,其中23年擔任校長,任內更培養了3位諾貝爾獎得主,可說是空前絕後、絕無僅有。
賀陳弘介紹,梅貽琦擔任兩岸清華先後23年校長,是全球清華人共同校長,很多人以為梅園只是衣冠塚,事實上「梅校長真的在這裡」。賀陳弘說,在台灣,校長長眠校園幾乎絕無僅有,國立大學面似乎只有台大傅斯年在傅園,梅貽琦在梅園,而梅擔任校長時間比傅擔任台大校長時間長非常多。
賀陳弘指出,梅貽琦生於1889年,後考取了清華留美學生,所以跟大家一樣都是清華的校友、大學長,學成之後返校任教,1931年被師生推舉為校長,在大陸時期擔任17年北京清華校長,其中包括8年對日抗戰時間,與北大、南開成立西南聯大,擔任西南聯大的常務委員,實際上負責校務。
梅貽琦之後於1948到1956這8年間,在美國負責協調處理庚子賠款清華基金事宜,1956年到新竹來創建校園,並於當時建立了東亞第一個教學用原子爐,至今仍在使用,直到1962年辭世。細數梅貽琦在清華服務46年,其中23年擔任校長,傳奇的事,梅校長任內出現3位諾貝爾獎,兩位在西南聯大,一位在台灣清華,空前絕後。
賀陳弘認為培育出3位諾貝爾獎得主絕非偶然,跟梅貽琦辦學信念有關,梅梅貽琦流傳久遠的名言:「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與出《孟子》:「故國者,非謂有喬木之謂也,有世臣之謂也。」梅貽琦承襲中華文化以人為本的價值傳統,清華更深刻強力的塑造出以學者、以學術為尊的校風。
賀陳弘對在場清華學生表示,清華校歌第二段最後的「學問篤實生光輝」,與第一段末的「行健不息須自強」,完全對稱相對應,學問篤實、自強不息兩者旗鼓相當,是清華非常重要的傳統。
梅貽琦辭世之後,葬於18尖山下清華大學內,梅園種了兩百多株梅樹,賀陳弘認為在台灣低海拔中,應該是最大的一片梅林,每年冬季梅花初綻,吸引各地人士前來欣賞追念梅校長。北宋詩人林逋描述梅花的「疏影橫斜、暗香浮動」,生動描述梅貽琦人格,也描述他的影響力,梅校長活在所有清華人心中,如同「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更重要是後面兩句,「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看更多相關新聞
清大學生舉國旗高唱《台灣尚勇》迎接陸生團參訪
陸委會喊將行政處分!蕭旭岑:別跟20歲女同學計較 曝主因馬龍太受歡迎
馬辦嗆抗議學生1450 清大生:你才民主刺客
越俎代庖?羅文嘉版面壓過陸委會 邱垂正緩頰:不會有海陸大戰
陸生喊中國台北掀波 黃揚明指「稱台灣隊才最中國」:所以我都叫中華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