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土地先佔先贏?

月球土地先佔先贏?
月球土地先佔先贏?

太空法律不明確,主張月球珍貴土地所有權的新競賽可能開始加溫。

撰文/曼恩(Adam Mann)
翻譯/鍾樹人

重點提要
■多個國家和私人企業打算在十年內啟動登月任務。
■國際法明訂:沒有人可以主張天體的所有權,也規定一旦某個實體登陸某處,其他人不得干涉。
■這個漏洞可能開啟各方人馬佔據月球富含資源土地的競賽。


在李查茲(Bob Richards)最初的記憶裡,閃爍著粗糙的黑白影像:太空裝、登月小艇以及太空人阿姆斯壯(Neil Armstrong)和奧德林(Edwin“Buzz”Aldrin)在月球表面邁出歷史性的第一步。他當時才剛學會走路,在加拿大多倫多北邊的家裡客廳坐著,而父親正在調整兔耳般的電視天線,想要改善美國紐約州水牛城發送出來的實況轉播畫面。李查茲現在是月球速達(Moon Express)的創辦人兼執行長,他說:「阿波羅11號是人類決定性的時刻。」月球速達希望能銷售前往月球的運輸方案,最終在那裡開採原料。「就今日太空的發展而言,阿波羅任務無疑激勵了許多人。」


回顧1960年代,人類要脫離地球的束縛,開始慢慢深入宇宙,似乎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雖然比很多人預期得還要久,那樣的時刻可能很快就會到來。近期有大約六國政府和少數私人企業預計執行登月任務,這種局勢非常可能引發衝突。


在阿波羅11號發射之前不到兩年,美國、英國和蘇聯才剛簽訂「國際太空條約」(Outer Space Treaty),現在則有109個國家參與。國際太空條約規定必須和平進行太空探索,並造福所有國家。此條約也提到,沒有人可以主張天體的所有權,但其中兩個「不干涉條款」(noninterference clause)有漏洞。這兩個條款要求所有簽約國不可破壞他國的探測器或前進基地,例如不能降落在這些物體之上或附近。這聽起來很合理,但也開啟一個漏洞,讓國家或私人企業能以先佔先贏的手段獨佔有利的地點。


2016年,美國哈佛史密森尼天文物理中心的天文物理學家艾維斯(Martin Elvis)和共同作者在《太空政策》(Space Policy)期刊上發表論文,提到如果有些國家或私人企業想要主張月球土地的所有權,「可能會引發『瓜分月球』效應,在某些方面上就像『瓜分非洲』一樣──1880年代許多國家開始在剛果爭相主張礦物資源。」


果不其然,有好幾項任務將在近幾年展開,全都對準同樣的區域。印度的月船二號(Chandrayaan-2)預計在今年7月發射,目標是月球南極。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接下來會前往月球南北極探測至少三次。俄羅斯太空機構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oscosmos)正在發展「月球水珠」(Luna-Glob)計畫,或許2021年就會在靠近月球南極的博古斯瓦夫斯基(Boguslawsky)隕石坑附近著陸。日本在同一年也想要發射「探月智慧著陸載具」(Smart Lander for Investigating Moon),展現在月球特定地形上著陸的極高精準度。美國航太總署(NASA)、歐洲太空總署(ESA)和許多私人組織也把目光看向月球。亞馬遜公司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是太空飛行公司藍色原點(Blue Origin)的創辦人,在今年5月發表了藍月(Blue Moon)登月載具計畫,準備在五年內執行載人任務。


月球速達想要在2021年登陸月球南極。李查茲表示,如果月球速達的太空船比其他人早一步抵達,該公司希望此舉具有意義,「我們的動力之一是要先到那裡,我們希望不干涉權利得以履行。」


水就是太空石油


月球上有大片土地可供著陸,月球總面積大概跟非洲差不多大,但資源分佈並不平均。鐵和鈦在月球各個區域都很豐富,可用於建造住所和開發新技術。氦3礦床在月表上層區域遍佈,可供核融合反應器使用。「資源」不單指可開採的原料。有些地形例如隕石坑可以保護太空人不受輻射危害,而月球背面的地點避開了地球的無線電波雜訊,特別適合裝設望遠鏡。


短期內,最誘人的資源就是水。太空人可以喝到水,也可以把水分解成氫和氧、變成火箭燃料。對首批太空探險者來說,水可說是太空石油。


極有可能開採到水的地方,是月球南北極所謂的永晝峰(Peak of Eternal Light)。永晝峰是隕石坑周邊的高聳處,這種地理特徵通常出現在隕石撞擊坑或附近;當小行星撞擊月球表面,把物質推往四周,會在隕石坑的周邊堆積成山脊。因為月球的運行軌道,太陽光幾乎會一直照在這些山峰上,為太陽能板提供幾近穩定的能源。太空人可以在永晝峰建立基地,就近前往隕石坑底部取水,因為隕石坑底部永遠陰暗,水冰得以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