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作物栽培在台推行數十年,為何仍是地主和財團的專利?

文:謝岳呈

從幾年來國內食安問題陸續爆發,到2019年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國人對於健康與食安的重視日益上升,在這樣的脈絡下,有機食品近十年更倏忽地成為炙手可熱的盤中飧,蔚為風潮。

然而,以農業立國的台灣,隨著都市化、經濟產值的追求以及國際化貿易的席捲,大部分民眾早已和土地斷裂,使得我們對於食物的來源、產業鏈漠不關心,提到上述的有機食品,民眾幾乎無法清楚的說出其優缺點,更遑解釋有機、慣行、無毒、自然農法等差異,使得健康飲食成為一種對抗氣候變遷、剷除環境惡化的意識形態。

在選購農產品時,外頭的包裝印有五花八門的驗證及標示,例如產銷履歷、有機驗證、綠保標章,甚至前幾年才退場的吉園圃等,令消費者摸不著頭緒到底什麼才對身體好?什麼農產品才吃得安心?

為此,筆者欲藉由本文章,介紹台灣幾種農法的差異,接著聚焦台灣有機農業及其驗證,期望讀者們透過本文能夠對台灣有機農業有更深的理解。

台灣主要農法「慣行農法」

慣行農業所使用的化學肥料其實並沒有完全地好或是壞,但因為許多農友在施用化肥時,常常過度施用,造成台灣地力衰退。根據台灣大學農藝系郭華仁教授指出,臺灣因慣行農業大量施用農藥與化肥,使得土地嚴重受到影響,產生諸如土地酸化、土壤硬化等問題,甚至不當的農藥使用,也讓田間生態受到相當嚴重的破壞。

另外,根據中研院楊秋忠院士在《上下游》的一篇文章所指出,許多台灣的農友經常是一大包一大包的「落肥」,並無根據各土地的使用情形做系統性的施肥,或經過科學的評估做精確的土壤規劃,導致土壤中好壞菌增長讓植物最主要的元素氮、磷、鉀急劇下降,便需要在作物生長時期給予更多的肥料,惡性循環下造成地力下降。

臺灣民眾普遍對於農藥也存在極大的誤解及不解,根據《農藥管理法》第五條規定,農藥為成品農藥及農藥原體,且用途在:

防除農林作物或其產物之有害物質者。

用於調節農林作物生長或影響其生理作用者。

用於調節有益昆蟲生長者。

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列為保護植物之用者。

上述皆稱為成品農藥。換言之,只要符合上述定義,不管是天然、未經加工或是合成的皆為農藥的範疇。因此,諸如苦楝素、藜蘆鹼、除蟲菊等雖為天然殺蟲、殺菌劑,就法規而言仍為農藥的一環。

有機農法是什麼?

根據《有機農業促進法》第十六條第1、2項規定,農產品之生產、加工、分裝及流通過程,經有機轉型期農產品驗證合格者,始得以有機轉型期名義販賣、標示、展示或廣告。也就是說,「有機」屬於法定名詞,要以此名義販售農產品,必須經過16家驗證單位其中之一驗證,且核發有機驗證標章(雙軌認證,含政府標章及驗證機構標章),才能稱作是「有機農產品」。

另外在農藥資材類之「有機農產品有機轉型期農產品驗證基準與其生產加工分裝流通及販賣過程可使用之物質」第二章之作物生產中可以看到,於有機栽培時可以使用對於病蟲害管理的物質(例如波爾多液),即為農藥的使用;對於土壤肥培管理,也在其中正面表列可用之化學物質範圍。

從以上可知,對於有機農產品的討論,須先了解討論有機農產品之栽培、加工、分裝還是流通的哪個環節,每一個步驟有其明確定義可用之相關物質,並不可概論有機農產品完全無法使用農藥以及化學肥料。

若要談論有機栽培的階段,則應該說明有機農產品農藥使用主要局限在天然物質及少數可使用的化學物質,可使用的肥料則主要為天然或一部分表列的化學肥料。

根據農委會(2022)公布的資料,目前台灣有機農業總面積佔耕地面積約為1%,不難看出,目前大多數農產品來源仍為慣行農業,有機農業從1999年821公頃至現在2022年的12153.9公頃,推行仍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有機標章測定標準只是為了市場存在?

台灣大學農業化學系許正一教授表示,台灣因為地質條件關係,重金屬的自然背景值本來就會比較高,例如頁岩沖積平原的砷、鉻含量較高,總體來說,台灣砷、鉻、鎳背景值皆偏高,以台灣總體土壤的砷、鉻、鎳平均值(毫克/公斤)依序為18、50、60。

根據「土壤污染監測標準」第四條,參考台灣地質條件,表列金屬在土壤的監測上限,我們以許正一教授文中認為主要較高的三種重金屬為對象,依序上限值分別為砷30毫克/公斤、鉻175毫克/公斤、鎳130毫克/公斤。

根據法規若土壤重金屬超過監測標準,土地必須被監測,而超出管制標準時,若無特殊原因需公告整治場址不得使用。以台灣監測標準來看,應是參考台灣各地區氣候條件、地質背景所做出的上限規範。

在慈心有機驗證作業手冊 (民105年6月17日)中在附表二列出砷、鉻、鎳的土染檢測最高容許量(毫克/公斤)依序為15、10、10。若綜合上述關於許正一教授的文章以及台灣相關的監測標準,有機農業的認證或許有些太過嚴苛,以台灣土壤平均鉻來說,平均背景值為50毫克/公斤,而有機驗證標準值為10毫克/公斤。

簡而言之,台灣一半以上的土地(此處並無細分用地名目差異)申請有機驗證都不會通過。這樣的有機驗證標準在提出之際或許根本沒有細緻的討論,忽略農民的利益,只為了符合國際趨勢、市場機制甚至達成政府所謂的法規完善。

有機耕作是有錢人的專利?

「雖然政府大力推行有機農業,但是市場就是這麼大,有錢有地的財主通常能以量制勝,將通路打通,像是全聯、家樂福等都能看到集團式有機農場的身影,較小的有機農場只能跟其他小農場合作,販售給附近的學校或政府機構等,以收益的角度來說很難做大」(新北市某有機農場負責人,2022.05.26)

筆者實地訪問新北市某有機農場,其種植以蔬菜為主,例如日本地瓜葉、空心菜等,面積約為0.6公頃,是承租親戚農地並在桃園農改場的協助、財團法人國際美育自然生態基金會認證下成功建立有機農場。

依據農場負責人的說法,一年一個溫室的蔬菜大約能出八批貨,好的話能到12批。農場的銷售方式主要是和幾個有機小農共同提供有機作物給學校,例如林口國小附設幼稚園(108年因招標而被迫中止)、永平國小等。

根據農委會111年3月的有機栽培戶數及種植面積資料,全台有機栽培作物概分為水稻、蔬菜、茶、其他及水果,總栽培戶數及面積如附圖所示:

若將各種植面積除以栽培戶數後,可以發現平均每戶栽種有機作物面積依序為6.357、1.887、1.556、3.400、2.016公頃,對照農委會在農業統計資料查詢的網站可以發現全台有耕地的農戶數(民108年)為76萬9063戶,其中耕地少於一公頃的農戶為60萬9854戶,簡而言之幾近八成自有耕地農戶其耕地面積小於一公頃。

奠基在這個前提下不難發現,有機作物栽培在台灣仍侷限在資本較雄厚的地主亦或是財團,雖不可化約成有機作物必定比較賺錢,但在政府與各方對有機作物大力推行之際,最直接且最快的受益者,很有可能就是原本在農業上經濟資本較為雄厚、握有許多資源的一群人。

「我有想過要做有機,但是成本太高、很難防病蟲害,加上慣行(農法)的收入比較高,就沒想去做有機」(宜蘭縣員山鄉枕山紅心芭樂農李先生,2022.05.08)

於宜蘭員山接過父親芭樂的李先生雖不是栽種有機作物,相關的細節也並不了解,仍跟筆者分享自己在栽種農作物不選擇有機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慣行收益較高,轉換成有機農法有陣痛期、前期投入的時間和成本非常高。新北市某有機農場負責人談話時也有類似的看法,「慣行農法的收益通常會比有機來得高」,可見慣行農法要轉型成有機農法,需要有相當的資本。

根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糧署在今(111)年公布的農機補助計畫,列出中央農機補助申請評分標準,可以發現在產銷履歷、有機與友善耕作的面積越大,計分越高,換句話說,擁有的土地越大,農民獲得補助的機會就越高,最高可以補助到三分之一的價錢。

這樣的補助策略是否能讓有機農業推廣,我認為需要有更多的討論。就法規來看,得利的農民(此處並非限縮有機農業)通常是大農,早已是擁有較多的土地或金錢流的既得利益者,透過前段落的說明可知台灣多數農民為擁有不到一公頃農地的小農,其資本根本無法與大農主抗衡,申請中央的相關補助很容易就無疾而終。

有機農業與標章制度的限制

《有機農業促進法》於民國105年5月30日正式施行,顯示政府帶動產業齊力將農業推向更永續的決心,為環境永續與世代正義盡一份心力。然而透過上述對於有機認證的簡述,不難發現申請有機認證有非常多繁瑣步驟,包含轉型陣痛期的支出及高昂的各項檢核費用,會不會造成某些經濟優勢階級在這個產業的壟斷呢?

更廣袤來說,《有機農業促進法》第一條開宗明義規定為維護水土資源、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動物福祉與消費者權益,促進農業友善環境及資源永續利用,特制定本法。但有機農業促進法真有達到其立法精神嗎?

「我們這種類契作的農場蔬菜種在溫室裡面,但是天候和害蟲很常影響產量,另外有些顧客會挑菜,所以小農場根本贏不了集團式的有機農場…有機農業和無毒農業、產銷履歷排斥,慣行農法本身售價就低,加上有產銷履歷就能夠賣很好的價錢,收益比有機農業高很多,大多數農民不會都想要做有機農場⋯⋯有機農產品的市場就是那麼大,目前看起來是供給大於需求,會買的幾乎都是高知識份子、收入高的一群人」(新北市某有機農場負責人,2022.05.26)

從供應端來說,有機農業的農民是不是有可能為了種植蔬果而開墾山坡地,反倒失去原本維護環境且維繫人類福祉的宗旨?坡地水土保持流失造成連年的土石流,相關的健全生態系不復存在,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有機農產品」嗎?

此外,有機農業產生的有機蔬果,會不會只是造成消費者分群的一種把戲,上流階級、知識份子才有能力購買所謂「健康」的蔬果而其他民眾只能負擔較「不健康」且「便宜」的蔬果呢?

結語

從早期有機農業推廣乃至現今已有高達16家的有機認證公司,再再說明政府對於有機農業的青睞與消費者對於健康食品的需求。然而,在有機農業推廣之際,政府應該對於有機認證有更細緻的討論與標準訂立,而非創造出為了市場存在的認證標準,限制有機農業的發展。

然而,在推廣有機農業、有機農產品進入你我的生活時,我們同樣不能忽略有機農業可能產生的不平等,也很有機會伴隨著霸權式的集團壟斷,當今天進入有機農業對於小農已經是吃力的抉擇時,進入後更帶給這些小農更多的經濟壓迫與資源排擠,我們不禁要問,這樣的有機農業真的是我們所期盼的嗎?或者說,有機農業本著對於環境友善的初衷,也不應該忽略對於辛苦付出的農民應有的友善。

延伸閱讀
印美軍演,劍指中國?台灣無須擴大解釋而見獵心喜
傳統媒體式微、數位新聞興起,仍無法掩蓋閱聽人「刻意迴避」新聞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