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氏喙鯨」全身骨骼 國內首度公開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即日起於台博館一樓東展間展出,透過鯨骨標本揭露的秘密,引領觀眾認識台灣鯨豚保育的轉變。(台博館提供)
「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即日起於台博館一樓東展間展出,透過鯨骨標本揭露的秘密,引領觀眾認識台灣鯨豚保育的轉變。(台博館提供)


國立台灣博物館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推出「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即日起於台博館一樓東展間展出。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身骨骼首度於國內公開,相當震撼。

整個展覽從從台灣早期捕鯨時期的鯨骨故事開始,引領觀眾進入台灣鯨豚歷史,透過鯨骨標本揭露的秘密,認識台灣鯨豚保育的轉變,進一步探討及回應鯨豚與現今社會、生態、環境保育等相關議題,同時藉由關鍵事件的回溯,探尋台灣鯨豚保育觀念的推動、爭議事件之反思。

台博館表示,此次展出歷年在台灣擱淺死亡後,製作、典藏的鯨豚骨骼標本,除了耳熟能詳的藍鯨、抹香鯨與台灣白海豚等骨骼標本外,一進入展場可見一對超過3.6公尺的大翅鯨下顎骨,以及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身骨骼也在國內首度公開。

台博館館長洪世佑於表示,台灣從1913年開始捕鯨,到1981年禁止,將近70年期間,大約捕殺超過2,500隻鯨豚,因此希望透過此展宣導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

此外,台博館在2015年主辦的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ICOM-NATHIST)年會中提出「台北宣言:自然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強調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棲地及物種保育的重要性。因此台博館特別和中華鯨豚協會共同合作策展,希望透過展覽宣揚生物多樣性在台灣這塊土地的重要。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祁偉廉提到,鯨豚標本其實很難製作,因為鯨豚的皮膚富含油脂,不像哺乳類或鳥類可以製成剝製標本,展覽期間還特別規劃標本製作體驗活動,,加深觀眾對鯨豚標本的觀察與認識,讓更多人認識及關切鯨豚保育的議題。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