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課綱強碰疫情》憂無回頭路壓力山大 指考生還要面對家長失控的關愛

被稱為「末代課綱」的最後一屆舊課綱高中生,即將在7月踏入大學指考考場;然而隨著台灣本土疫情爆發,除全國各級學校首次大停課,指考也因疫情首度延期。在早有停課經驗的歐美等國,過去陸續有研究證實,在家學習除拉大學生程度差距,更容易讓人感到孤立、心理健康惡化;尤其碰上身處最後衝刺階段、彷彿沒有回頭路的末代指考生,超過4萬學生正每日與孤寂拔河,寄予厚望的家長更在無形中成為壓力。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二度衝擊下,原訂7月3至5日舉行的大學指考首度延期,延後至7月28至30日登場。而「末代課綱」是這一年來每逢升學考試,總不斷出現在媒體版面上的稱呼,首屆適用108課綱的高中生明年便要升大學,今年是適用舊課綱的最後一屆大學考試。

20210607-指考延期至7月28日至7月30日辦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20210607-指考延期至7月28日至7月30日辦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背水一戰」 高中校長:末代課綱考生更覺得沒有回頭路

指考考生通常面臨更大心理壓力。對比同學有人4、5月就已經透過學測申請錄取學校,考生本就要忍受更長時間煎熬,尤其近年來大學入學管道提倡多元,繁星、申請入學比例不斷拉高,過去占最多招生名額的指考分發,如今大多僅剩約4成名額,面對所剩不到一半的名額,自然更感焦慮。

「現在考指考的學生,相較下已經有背水一戰的壓力,其他學生有一半以上,都已經在繁星跟個人申請錄取學校。」板橋高中校長賴錦春指出,另一個關鍵,在於今年也是舊課綱最後一年,更讓學生覺得沒有回頭路了。

失去衝刺氛圍考生感到封閉 歐美調查家長也不好受

儘管各高中畢業典禮多於6月初結束,不過按照往例,指考生還是會繼續到學校、補習班衝刺,除隨時能找到老師求助外,也是在群體的環境下,藉由同儕陪伴氛圍互相努力;然而隨著全國疫情陷入三級警戒,各級學校從5月17日起一路停課到暑假,整整1個月半的時間裡,這批「末代課綱指考生」如今因疫情失去原有的連結,只能獨自在家苦讀。

從實體轉為遠距教學,環境的改變對學生確實會造成重影響。根據美國CDC今年3月針對1200位學童家庭的調查指出,超過半數遠距教學的家長感到壓力,並有4分之1家長認為,學童的心理健康變得惡化;另也有研究指出,76%的英國家長擔憂孩子這這段時間感到孤單。

20210427-高中職校園教室。示意圖。(柯承惠攝)
20210427-高中職校園教室。示意圖。(柯承惠攝)

這屆考生因疫情無法到校,在準備考試的最後階段少了同儕衝刺的氛圍。示意圖。(資料照,柯承惠攝)

「有學生就跟我說,現在每天一個人在家很可憐,有點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讀什麼。」師大附中化學教師江青釗手上帶著3個高三班,他說過去指考生到此時,差不多就是每天固定到學校唸書,一群人一起衝刺的氛圍像是戰鬥營,「現在確實學生容易感覺比較封閉、孤單。」

在家學習拉開學生差距 建中校長:未來恐成常態

「疫情對大家也都是公平的,學生原來質地怎麼樣,就會發揮出來。」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表示,處在這種情況下,更能看出學生是否有學習意願,有意願的學生會緊跟腳步,像是節省下的通勤時間,都分配到學習上;「反過來說,想偷懶的學生我們也顧不到,家長也無法一直盯住,差距拉大是可想而知的事情。」

不過徐建國也認為,如果學生因為沒有老師督促、沒同學陪伴就不肯學習,「那教育就太失敗了。」他表示,更早面臨停課的歐美,可以看到學習差距拉得更大,未來疫情如果持續,這樣的現象將是常態,因此他不斷告訴老師,不能用平常的教學方式,要引導學生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20181026建國中學採訪,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暢談讀書、品格教育、體育社團與球隊。(王永志攝)
20181026建國中學採訪,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暢談讀書、品格教育、體育社團與球隊。(王永志攝)

建國中學校長徐建國認為,若學生因無老師督促就不肯學習,那樣的教育就不算成功。(資料照,王永志攝)

學生為了志願校系衝刺的場域不只在學校,但補習班如今也因應中央政策停課,紛紛轉為線上授課、解題。得勝者文教輔導老師張文菡表示,現在確實更考驗學生的自發性,尤其追蹤後會發現,平常自律性較低的學生,確實唸書時間變得更少,「以前就算我們盯著他們,也有人會睡著、發呆,但現在更無法一直盯著,他們可能線上課上到一半,可能就開始滑FB、逛網站。」

父母望子成龍三餐盯進度 教師顧學生還得讓家長安心

面對更加窒息的考驗,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往往成為考生肩上的另一種壓力。

張文菡表示,這段期間考生的壓力來源,除了複習進度,情緒也很重要,就有學生坦言,每天不能出門,只能在家看考卷壓力很大;甚至有學生壓力大到打給她崩潰大哭,平常在補習班下課可以有人講話、鼓勵,但在家有時候會缺少這些陪伴的角色,「有時候父母的關心也會變壓力,所以就崩潰了。」

張文菡談到,以前家長覺得把小孩送到補習班會安心,有問題就給老師處理,「但現在完全看得到小孩在幹嘛,有時其實家長更緊張」;有人覺得小孩在家會玩,甚至還有重考生家長直接請假,專門在家裡盯小孩進度。

張文菡指出,此時重要的是讓家長放心,像是他們將課程進度、試卷同步提供給家長,並與其溝通,「都透明化之後,他們會比較安心。」

學生在家防疫不停學延長至6月14日,勞工家長有12歲以下兒童或國高中以下身心障礙子女需照顧者,可請「防疫照顧假」。(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學生在家防疫不停學延長至6月14日,勞工家長有12歲以下兒童或國高中以下身心障礙子女需照顧者,可請「防疫照顧假」。(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面臨學生在家學習的狀況,補教老師指出,父母過度的關心會成為壓力。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高雄女中校長林香吟也認為,現在學生、家長壓力確實比較大,有外宿生的家長會叫學生直接待在租屋處不要回家,專心在那裡唸書;還有擔任主管職的家長,在公司有獨立辦公室,就會叫小孩一起跟去公司唸書,不少家長按三餐陪在孩子身邊跟進度。

對此,徐建國表示,目前家長大多在家辦公,「難免會看到孩子休息、睡得比較晚或作息不正常,可能會有些衝突,這是難免」。他呼籲,家長可以從鼓勵角度給孩子自主空間,「不是孩子故意不讀,多數孩子都是有自制力的。」

「要幫孩子找到出口」 線上教學顧進度外也是安全網

即便晚了1年因疫情全面停課,但不少第一線教育者,早就借鑑外國經驗部署,尤其在第1周停課後,教師們便透過各種社群、平台串接起線上學習的互助網絡,除了銜接進度,更重要是讓學生感到安心。

江青釗停課之後,隨即成立LINE群組,把要考指考的學生全部加入,固定在上面貼出講義、實驗總整理,彙整學生發問後,每天固定時段透過Google Meet講解,即使是別班學生,只要有興趣也可以加入。

新北因應停課不停學,教師透過遠距教學等5種以上授課模式,讓學生在家也可運用豐富學習資源達成停課不停學。(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新北因應停課不停學,教師透過遠距教學等5種以上授課模式,讓學生在家也可運用豐富學習資源達成停課不停學。(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因應停課不停學,不少教師早已超前部署。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資料照,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現在連衝刺班都停了,如果沒有這樣,大家除了沒地方問問題,也會變得比較封閉。」江青釗指出,除了講解題目,線上解題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正是串起這些被打散回家裡的學生,每次上Google Meet都會有學生發牢騷,這樣也不錯,「我覺得要幫孩子找到出口,鼓舞一下、精神喊話很重要,以前大家獲得這些很方便,現在很難。」

不過,現場互動轉為線上,雖然少了在場陪伴的機會,但也促成另一種轉變。江青釗談到,因為現在問題是透過訊息,本來比較害羞的學生反倒因此更敢發問,「以前在班上問:『有沒有問題』,都沒反應,現在一問有沒有問題,每一題都會問到要瘋掉;有些學生以前絕對不敢講,但現在知道別人看不到他,就會敢問。

為照顧學生心理健康,板橋高中輔導室推出線上輔導,除了原來輔導個案以外,這段時間也看照不少考前焦慮的學生。賴錦春指出,現在最重要的其實是安撫學生心情,除鼓勵他們繼續複習進度外,也要叫他們照顧身心狀況,注意飲食、運動與作息調整。

「不要覺得沒有退路」 危機突顯未來轉機

林香吟則指出,雖然明年大考將改為舊課綱,但他們也會鼓勵學生,新舊課綱其實可以銜接,申請入學也可以使用備審資料、不一定要用學習歷程檔案,因為家長、學生很大一部分壓力,是來自於擔心無法重考,但其實都可以銜接,「不要覺得這就是最後一屆,又碰到疫情,那壓力真是太大了。」

「現在感覺環境好像比較負面,但剛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省思一下,讀書到底是為了誰?」徐建國則喊話,這是學生思索未來的好時機,「像看到現在疫苗研發速度比較慢,未來會不會想投入醫學研究?現在網路工具還會塞車、不夠好用,未來會不會想去改善?看到未來需要什麼,我有沒有辦法往那條路走?」

新冠疫苗。(美聯社)
新冠疫苗。(美聯社)

新冠疫苗。(美聯社)

徐建國指出,就如早市、黃昏市場慢慢被超市取代,現在傳統市場又因為疫情會面臨休市等考驗,經歷疫情有些行業會茁壯、有些會倒下,學生可以藉機思考,自己想學的東西若干年後可能遇上怎樣的變化,「不碰到這些事,他不會思考,甚至到長大求職都不會想,但現在碰到了,未來就可以因應。」

更多風傳媒報導
相關報導》 雲端哪來的車床?實作課線上教學淪紙上談兵 高職硬著頭皮塞補課
相關報導》 坐等「討厭民進黨」斷開票房毒藥枷鎖 不選黨主席的韓國瑜想校正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