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鐘」維持倒數90秒 科學家示警:AI也是潛在危機

根據23日公布的「原子科學家公報」(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原子能科學家相信,在氣候變遷和核武不斷擴散的威脅下,象徵性的「末日鐘」(Doomsday Clock)維持距離午夜或「全球災難」剩90秒鐘。

總部在芝加哥的非營利組織原子科學家公報所設立的「末日鐘」,顯示全球離世界末日有多近;2023年因氣候危機、俄羅斯無端入侵烏克蘭期間,毫不掩飾地威脅使用核武等威脅,讓原子能科學家相信人類離滅亡更進一步,並將時鐘調整至距離午夜只剩90秒,比過去三年快了10秒,創下史上最接近午夜的時刻。

根據原子科學家公報,末日鐘象徵著「人類離自我毀滅的距離」,在自冷戰後首次設立以來,始終關注焦點都是核武;末日鐘首推出時,被設定在距離午夜七分鐘的位置,並在1991年冷戰結束後,來到史上最距離毀滅最遠的17分鐘;但自2007年,原子科學家公報首次將氣候變遷加入影響考量後,每年都往午夜時刻逼近。

原子科學家公報表示,每年召開一次會議的科學安全委員會(Science and Security Board)成員,對「世界日益惡化的狀況深感擔憂」。

公報強調,不該將維持末日鐘設定的決定視為「國際安全局勢已經緩和」的跡象;反之,公報警告:「世界各地的領導人和公民,應將此聲明視為嚴厲警告,並做出緊急應對,就好像今天是現代歷史上,最危險的一刻;因為事實很可能就是如此。」

根據公報評估,除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氣候變遷將無可避免的對全球民眾造成更多損失;另外,公報還對人工智慧(AI)提出警告,表示AI的崛起是潛在危機,有被濫用並透過放大虛假資訊來進一步破壞民主制度的風險,且AI與基因工程等新生物技術相結合時,則可能「促使他人濫用生物學」。

在核武方面,公報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使用核武仍是個「嚴重的可能性」,且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的新核武支出也令人擔憂,指出三國都試圖在核子能力方面超越對方,恐因此引發三方核武軍備競賽。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志工伸援 紐約「流浪博士」近況曝光 昔日服裝店雇主也發聲
20歲業餘選手PGA奪冠 150萬獎金沒了 台灣俞俊安並列第3
新書爆料:拜登嫌賀錦麗不夠格接班 她也對他不耐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