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傷寒今年首例 曾到離島吃生蠔

疾管署昨公布今年首例本土傷寒確診病例,患者為北部一名30多歲男性,7月出現發燒、頭痛、腹瀉與水便等症狀,8月檢出傷寒桿菌。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患者近期未出國,但6月底前往離島時曾吃生蠔,後來出現腹瀉症狀,斷斷續續一個多月,目前住院治療,感染源仍在疫調中。

另外,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期國內腹瀉疫情上升,8月13日至8月19日全國門急診腹瀉就診12萬8294人次,較前一周上升4.4%。

曾淑慧指出,這名30多歲男性7月11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頭痛、腹瀉水便、疲倦、食欲不振等症狀,多次就醫服藥後症狀改善,但8月12日起再度發燒、頭痛、關節痛、頸部僵硬、疲倦等, 18日就醫採檢並於隔日住院,21日檢出傷寒桿菌,目前住院採抗生素治療中。

曾淑慧說,傷寒是由傷寒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主要經由食用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她指出,該個案6月底前往離島並吃生蠔,但同行人都沒有出現症狀,尚無法確認感染源。

國內今年累計6例傷寒確定病例,除了這例本土病例,另5例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印尼的4例最多。曾淑慧表示,近年本土傷寒病例不多,且屬散發案例,近五年同期本土病例數分別為2019年4例、2020年2例、2021例及2022年各1例。

曾淑慧提醒,食物應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烹調及製備過程應避免生熟食交叉汙染、飲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非立即食用的食物應加蓋後置入冰箱保存,沙拉及冷盤保存尤須謹慎。

2019年至2023年傷寒確定病例累計46例,本土病例16例及境外移入30例,境外移入感染國家以印尼17例最多,其次柬埔寨3例,印度及菲律賓各2例。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外國遊客超NG!日本店家不忍了直接點名 公告6大不禮貌行為
隔壁廁間傳來「勁爆聲音」 妹子偷聽嚇壞:北車奇遇
陳盈潔狂嘔入獄!昔日同門心疼吐病況 再驚爆借錢內幕
賺皮肉錢值得?「一晚13人」過程極痛苦 她再揭潛規則曝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