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類鼻疽 上週新增19例
國內上週新增十九例本土類鼻疽個案,其中三例死亡;颱風後至今已累積三十例類鼻疽個案,目前大部分的人有慢性病史。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根據過去經驗,颱風後的九天是通報和發病的高峰,目前進入颱風後的第三周,預估最高點已過,自本周開始通報和確診的數字會明顯下降,但這段期間仍可能有晚發病、晚就醫的個案,提醒有慢性疾病者應注意有無發燒、咳嗽、胸痛等症狀,臨床端也請醫療院所要特別注意,到八月底之前是類鼻疽疫情持續的關鍵時期,提醒民眾和醫療院所要注意。
疾管署表示,今年國內已累計三十七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二○○六年來同期最高,其中三十例為凱米颱風後確診個案,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二十三例、臺南市四例、臺中市二例、嘉義縣一例。截至目前類鼻疽有三十例,其中有三例死亡、二十五人住院(其中四例住加護病房)、二例出院
疾管署防疫醫師鄔豪欣表示,類鼻疽三例死亡個案,年齡介於五十四歲至八十九歲之間,均具慢性病史,因類鼻疽併發肺炎或敗血性休克死亡,死亡日期為發病後的○至十五天,其中有一位有汙水、土壤的接觸史,呼籲颱風過後的一個月內都是高峰,住在高風險地區或是本身有高風險疾病者,若出現類鼻疽症狀(上呼吸道、發燒、呼吸急促等)應儘速就醫,並告知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以及早診斷獲得妥善治療。羅一鈞表示,在縣市分布和以往颱風後不一樣,像是二仁溪流域、高雄的左營、楠梓等;此次颱風從中部台中市開始,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等都有案例發生,以高雄市占多數,此次案例增加比之前颱風來得高,但未超越二○○五年海棠颱風後四十二例紀錄,因颱風過境尚未滿一個月,需再觀察個案數增加趨勢,但不排出可能會超過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