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公司管理/江南春講透商戰:起步猛而快,策略招人恨,消費抓三高

在這個時代大家都在講BAT的流量,好像流量為王的時代已經到了。 但是,大家看到流量的紅利事實上已經結束了,流量已經枯竭了。在流量枯竭的時代中,什麼會比流量更重要呢?所以,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多年以來商戰最核心的問題是,人心其實比流量更重要。 我自己是中文系出身的,讀得最多的一本書叫《孫子兵法》,因為它的字比較少、比較薄。孫子是一個風險偏好特別低的人,所以孫子打仗講計,但是他的計不是講計謀,他是講計算。其基本邏輯是說,我計算一定能贏你,叫作“先求勝不求戰”,如果我能確保一定能贏這個戰鬥才可出動。 如何“先求勝而不求戰”呢?大概有五個字叫“道、天、地、將、法”五個字。 “天”就是天象、天時,任何企業的崛起都是有一個時間視窗的,在這個時間上你能起來,換一個時間的視窗你就不能 “地”就是管道佈局 “將”就是在座的各位就是團隊 “法”就是運營管理的效率和激勵機制 大家發現“天、地、將、法”對於一個企業當中都無比的重要,但是中國人打仗把“道”放在第一位,那什麼是“道”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人心者得天下。“道”是什麼?道是人心。所以,他們在講人心向背,其實他會引領天地將法。所以,人心向背可能使你天地將法的優勢都會發生改變。 結構性變化 大家可以看一看中國的商戰也是如此,其核心要素已經發生改變了。 30年之前,商戰的核心要素叫生產端,廣東人為什麼厲害?“三來一補”,什麼都能造,所以廣東人最牛的地方在於把整個生產能力都掌握在手下,所以第一部分就是廣州人先富起來,首富在那個時代都是出自廣東。 15年之後首富轉場到了浙江人。浙江人比如說宗慶後先生成了首富,他可以賣到250萬個網點。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企業競爭的核心要素,從生產端轉向了管道端,你能夠把管道做得做深、做透,做到每一個毛細血管,這個時候你的實力就更強。 那到了今天,有天貓、京東這些公司產生了,他重構了這個管道結構,最後你想買一個品牌,最後完全買不到的可能性存在嗎?好像很少,最後你可以發覺,管道端的優勢也被消解了。那什麼是最新的優勢呢? 30年前生產端的優勢來自於什麼呢?來自於我們的短缺經濟,而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是過剩的,同質化的過剩經濟的時代,那麼什麼才是核心要素呢?事實上每一個消費者在每一個品類當中,都面對很多提供者,這個時候每一個品牌,必須回答一個問題,你如何簡單的說出你的差異化,說出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 所以,他們鬥爭核心在什麼?在消費者腦子裡。你的前線在什麼地方?戰爭發生那兒?在消費者的腦子裡。有沒有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你相對于競爭對手在消費者的腦子裡如何取得優勢位置,這才是問題的核心。 商戰實例 我認為中國的商業戰爭通常是四種類型: 1、當行業沒有領導品牌的時候你要做什麼?封殺品類,烤鴨就吃全聚德,果凍就吃喜之郎,要租車找神州,裝修就上土巴兔。 2、老二通常是佔據特性的,都是“更什麼的”,更高端的電動車雅迪,大吸力油煙機。 3、第三是聚焦業務,就是做一個垂直領域,守住自己一個獨特的地方,可以守住一個省,在這個省裡是最大的,可以守住一個行業、人群,聚焦了某種品類。 4、開放了一個新品類,大家都不帶你玩,你索性開創新品類。 我舉個例子,互聯網行業當中老大是誰?天貓,天貓的廣告語是“上天貓,就購了”,還用去別的地方嗎?不需要,老大就是封殺品類,京東幹不幹?京東不幹了,京東說同樣低價買一個真的、贊的、快的,多快好省。京東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什麼?他重新定義天貓,我多快好省,我送貨又快,我又不賣假貨,我買的東西又是高品質的,老二通常是找老大麻煩,戳輪胎的。 老三是聚焦一個垂直業務,比如說唯品會,一個專門做特賣的網站,我在做特賣這個領域更加專業、專注,只收住特賣,不做別的,這就是老三聚焦。 老四直接做微商了,開創新品類了。 所以,大家可以發現,所有的同事在做的是商業戰爭,商業戰爭跟軍事戰爭非常像,軍事戰爭的四種方法: 1、老大做防禦戰,我只要守住山頭就好了,因為我已經在山上了。 2、老二是進攻戰,找老大麻煩,打開你的山頭。 3、老三是到一個無人區,開創新品類,開創一個屬於我的陣地。 4、守住一個根據地,守住一個垂直領域,叫遊擊戰,我就走到這個地盤,做個省區域性品牌,區域性最大的品牌,也可能是某個行業,專門為某種人群服務的品牌。 大概就是這四種戰爭模式。 代言品類大家可以看阿裡巴巴等於電商,通訊等於騰訊,中文搜索等於百度,滴滴等於專車,喜之郎等於果凍。你一旦等於一個品類,生活無比愉快,利潤率和市場份額足夠高,因為最可怕的就是你在消費者心中等於一個品類。 我舉一個美團和餓了麼的例子。餓了麼最早做校園外賣,張旭豪大概是20幾歲開始做校園外賣,一路上領先,後來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也沖進去了,在校園裡打了個平手,略有領先,後來大家都要打白領外賣市場,因為白領外賣市場比較大。 最後你可以發覺,白領外賣市場張旭豪去打的時候信心不是那麼充分,所以他到我的辦公室,我們倆聊了一下。我說你為什麼覺得你不佔優勢呢?他說美團、百度知名度對白領市場足夠高,校園是我先做,所以知名度比他們高,如果沖出去白領市場,他們倆的知名度比我高,而且他們的流量比我大,百度是流量之王,美團有1億多APP,他只有700多萬APP,餓了麼在學校領域。而且這兩家公司的錢比他多很多,幾百億美金百度和70億美金的美團,他只有7億美金估值,手上只有3億人民幣,這個仗怎麼打? 我後來看了一下形勢,說我認為可以打!以我自己計算,我認為百度外賣一定會慘敗,因為百度在消費者的心中等於中文搜索,延伸等於地圖,百度在消費者心中不可能等於外賣,所以從第一天起名,百度就已經註定慘敗。你看這個標誌,百度的頭上插個叉子是什麼感覺?這也就是他天生就不應該成功,你不要告訴我用人工智慧管理車隊,讓物流效率更高,但消費者內心覺得百度外賣是很難接受的。 我認為美團會成功,因為美團是做團購的,團購跟外賣在一個語義範圍,都是跟餐飲有關的,所以我認為他的優勢是能夠起來。 但是我認為他的知名度優勢對你是不存在的,美團是指團購,美團外賣是很奇怪的,它對餓了麼來說是不具備優勢的,美團對團購的知名度優勢是有的,對外賣的優勢是不具備的。 所以,我說你的擔心是不存在的。我列舉餓了麼會成功的三個要素: 1、錢少 錢少為什麼會成功呢?會很專注地做外賣,恰巧餓了麼是可以專注做外賣的,旁邊兩個美團又做電影票、旅遊、外賣、團購,所以它在消費者心中不會很專業。 品牌延伸是一個誤區,我一直說要做專家型品牌,像美國的品牌其實都是專家性品牌。日本的品牌都是延伸性品牌。松下、東芝、夏普等於什麼?什麼都是。 十幾年之前我們討論這個問題,我們說走專業化道路的時候,人家說日本的品牌不是很好嗎?你看六大株式會社包攬一切,最近六大株式會社是不是都慘敗了?因為你代表的東西太多了,到底是哪個東西更專業? 比如說你要開一個心臟手術,你要找一個心臟外科醫生還是找一個群科醫生?你肯定是找一個心臟外科醫生。但是這沒辦法,日本人的通病,日本、臺灣地區都是這個通病。 但是像美國、中國一定會走專業化道路。大家知道蘋果,蘋果做的東西也挺多的,其實蘋果是一個公司名,他的產品叫iPhone、Ipod、Ipad等等,在手機行業的品牌叫iPhone,聽音樂叫Ipod,每個地方都有一個自己獨特的品牌。 就跟寶潔一樣,海飛絲、潘婷、飄柔、玉蘭油、舒膚佳,都代表不同的特性,是一個公司名字,其他都是專業性的品牌。 所以,我們一直覺得,一個公司的成功當中,往往你走的是代表一個詞容易成功。餓了麼等於外賣,所以你錢少好,你走專業化道路,他們兩個都是分散化道路的,這是一個優勢。 2、沒流量 沒流量你第一個就想引爆,有流量的人多數給自己導流量,導完流量之後進入了瓶頸再想引爆,所以你第一步會走對路。 3、名字起得好 我認為名字起得好是一個人革命的根本,我認為我自己如果有點兒成功,是我媽名字起得好,我叫江南春,從小比別人記憶的能力強,我們老師拿了所有報名表一看,江南春這個名字挺好玩的,他記住你的概率比較大,架不住每天在每一個時間當中、每一個階段當中都比別人記得住,這個時候你的傳播成本最低,被記住的概率最高,你就天然成功了。 所以,我認為它的成本就比別人低。我就斷然在6月20日左右發動了一次猛攻,用最快的速度把APPStore從120幾位用9200萬一路上打到了20幾位,這個時候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大概在50、60位左右。在兩輪廣告大概通過八周的時間,把它從700萬一天的外賣量達到了3400萬一天,到7月底的時候,餓了麼是35.13%,已經在白領市場排在第一位了。 所以,抓住這個時間視窗奮力一搏,最後它從7億美金漲到了15億美金,後來漲到了45億美金,今年年初漲到了86億美金,最近收購了百度外賣,百度外賣被收購的時候只值6億美金,被收購了之後變成了100多億美金。 與此同時,2016年開始,美團外賣開始加強反攻,在分眾打了一個廣告,叫“美團外賣,送啥都快。”32分鐘就到了,樓宇電視框架上,發動了這個廣告之後,你可以看到它2016年7月和12月最冷的天和最熱的天發起了兩次戰役,從300萬單打到了950萬單。 打完了這場戰之後,今年他們又在7月份打了一仗,最後大家可以看到,兩個雙雙晉升到5億人民幣一天,1400萬單,這兩家公司都是從700萬、800萬人民幣一天打到了5億人民幣一天,所以這兩家公司的外賣量今年都會突破1500億。 這個就是我剛才說的,老大、老二各有戰術,但是你今天市場上不能數一數二,你的日子就很難過了,百度外賣數三,基本上就死掉了,老大老二一打仗,老三就死完了。 廣告語的背後折射 大家不要理解為廣告語好像是marketing(市場)部門的事,實際上廣告語背後是一個競爭戰略,你傳達給消費者當中,你的廣告語就是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消費者獨特的購買理由是什麼?這句話寫得對不對,對你企業至關重要,打土豪,分田地,打完了之後請問競爭對手能用嗎? 一句廣告語好不好,基本上三個要求: 1、顧客認不認 2、員工用不用 3、對手恨不恨 顧客認不認?五糧液暢想美好人生,消費者認嗎?青島純生,鮮活人生,消費者認嗎?消費者挑不過來,他沒有形成條件反射,顧客是不認的。 員工用不用?有沒有說我們今天喝酒一定要喝點兒五糧液,它可以幫你暢想美好人生,有那麼勸酒的嗎?這個銷售人員肯定是被炒掉的,肯定是銷售不行。 對手恨不恨呢?五糧液是幹什麼的?暢想美好人生?哥們兒,你慢慢暢想吧,他是沒有感覺的。但是你換一個廣告語,叫國酒茅臺,別的酒廠聽了之後舒服嗎?一腳把你踩扁扁的,你們就是一些地方酒業,我才是國酒茅臺,對手恨不恨?好廣告語上來對手會很恨。 員工用不用?比如說我們倆要喝酒,你們倆要喝酒喝國酒茅臺吧,你們都是領導,領導都喝茅臺。 顧客認不認?國酒茅臺你說顧客認不認? 所以,你可以發覺這個句子怎麼說,主廣告語怎麼寫非常重要。廣告語是一個企業設計了一句話,讓消費者傳給消費者聽的。你們家有沒有品牌,大家做一個測試,你回去找你們30個高管,說你們在公司工作了那麼久,你們來寫一寫我們用一個詞、一句話形容一下我們的公司,寫出來往檯子上一攤,都是差不多就對了。寫出來四分五裂的,絕大多數公司寫出來,老闆非常驚訝為什麼你們在我們公司生活了那麼久,寫出來都不一樣的呢?我告訴你,絕大多數公司寫得都不一樣。說明你沒有一個統一的消費者認知,別說別人,連你們員工寫出來的都不一樣。 第二,再去找50個客戶來寫,又是四分五裂的,說明你的產品沒有被確切地認知。所以,戰術是什麼?戰術就是相對你的競爭對手如何找到優勢位置。一個公司的戰略是什麼?戰略就是調動公司所有資源,讓這個戰術優勢得以最大化的事情。 你跟競爭對手相比你如何取得優勢位置,把公司資源合在一起,比如OPPO手機是拍照很好的手機,這就是他的戰術,戰略是什麼?戰略是我們把公司所有的資源合在一起,無論是從研發到一切的地方,都要調動所有的資源,使得廣告詞得以體現。 很多戰略學的公司像麥肯錫等等做的是什麼?是管理效率的提升,你後臺整個組織機構管理效率者,這個重要嗎?重要。當然,大部分我想在座能來讀長江商學院的企業,已經過了這一關了。 管理學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句子就是:你如何能夠確保進入同質化之後取得競爭優勢。那回過來說,當時說了這句話消費者就相信了,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其實是沒有安全感的,他非常怕犯錯。 品牌是什麼??明消費者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所以你有了一個廣告語說出你的差異化,說出差異化競爭優勢之後,很重要的問題是你怎麼樣讓消費者相信?廣告語是上面一句,那下面一句是什麼?下面一句就是怎麼讓你信任。 時機與飽和攻擊 我認為企業要取得指數級增長,大概幾種方案。所有成功的企業,總結一下: 第一,它一定開創了差異化的價值,他一定有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在用戶當中 第二,它一定抓住了一個特定的時間視窗 第三,它一定採取了飽和性的攻擊 在消費者的心中,一定有一個詞,你清晰的把這個詞說出來,最後它一定是引爆了主流人群。德魯克先生講過一個問題,企業其實只有兩個基本功能: 功能一,創新,也叫創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一個基礎。 功能二,通過市場行銷成為消費者心之中的首選。 剛才第二點提到時間視窗期,當你有時間視窗的時候你沒有去飽和攻擊,你就是在“裸奔”。很多公司在前邊跑的時候,不知道旁邊黑暗中,他覺得我開創了一個東西、發明了一個東西,他不知道他在跑的過程當中,我這個還在測試,黑暗中有多少雙眼睛在你的身上打磨,你沒有感覺到。 所以,這個時間你很容易裸奔,抓住時間視窗,時間視窗稍縱即逝,比如說以前QQ成功花了10年的時間,微信成功在壟斷這個市場只花了3年的時間,現在的時間視窗期越來越短。 所以很核心的問題是,一個新物種從脆弱到固化,在時間戰場上如何搶佔新的優勢?你必須在消費者心中佔據關鍵字,先入為主搶佔心智,一旦先入為主,等於直接關掉了別人的門路,這就是先入為主的優勢。 而為什麼要飽和攻擊,在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當中講過一個:“戰爭當中一小步比一大步容易得多,在沒有深跳過戰壕的時候想要跳一半的,跳一半就倒進去了。最後你可以發覺,所有好的主意,你在做一個新物種,初期一定要猛而快,一旦你變成顯性出來之後,會有更多的人看到你。所以,一旦出手就要足夠猛。因為,好的概念很快就會被搶掉了,你出來之後中國大陸有多少人要模仿你?所以這是一個問題。 孫正義說你要做什麼?要做遙遙領先的第一,不然你失去利潤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大家回顧一下58同城對打趕集網,趕集網楊浩湧,就是現在瓜子二手車的CEO,這兩個人打仗之間有過一次反思,我印象非常深。 楊浩湧反思說他錯過了最大的歷史機會,他是先發動廣告戰的,他用了一個月發動了一次廣告戰,一局把這個資料拉成了差不多3:1,焦灼狀態最後他一把3:1領先。他覺得對方肯定翻不過身,所以他很得意地把廣告停下來了,他這個很費錢的,一個月花一個億。 58同城姚勁波很氣餒,但是姚勁波默默地花了3個月時間在他的股東身上湊了3億人民幣重新打回去,打回去楊浩湧一下子就被壓在身底,又倒過來的3:1。 你可以發覺,大家都是同類型分類資訊網站,等58同城壓制後,楊浩湧說他一直被壓在身底,你知道他的生活有多痛苦嗎?直到有一天,楊浩湧的機會來了。58同城的姚勁波說,他人生最大的失誤是在華爾街上市的時候,跟華爾街的投資人說我們馬上就可以賺錢了。 他上市那個季度,他怎麼賺錢呢?把廣告一腳踩掉,一個季度賺了好幾個億,最後你可以發現是什麼?楊浩湧就利用了這個機會,把手上所有剩下的3億人民幣一把全部打出去。之後直接打成了平手,在此之前採訪姚勁波,他說我們根本不用收購趕集網,他跟我就不是競爭對手。 最後,楊浩湧孤注一擲之後,因為58同城45億美金,投資商比如凱雷、中信資本繼續給誰錢?只好繼續給趕集網錢,此時一看打不死對手之後,58同城用40億美金收購了趕集網。當時58同城45億美金,收購趕集網40億美金。 所以,姚勁波說他覺得廣告是最便宜的,他說我當時如果再拿10億的人民幣,好好再跟他們說一說,早就把他打跨掉了,因為他資料遙遙領先,同時我錢比你多。我不要那個季度賺錢,我再燒10億肯定把你燒死了。但是,你沒有去燒10億人民幣的時候,最後你花了多少錢?40億美金。 所以,廣告降低交易成本。另外,要一邊做廣告一邊把價值拉高,品牌勢能拉上去。 展望新消費時代 最後與大家分享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簡單的兩個方向—— 一、整個消費市場在放緩,並出現了兩個不同的節奏 節奏一,賣優酪乳、賣寵物食品像這種產品在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的時代很愉快,增長率10%-20%,如果你去賣什麼啤酒、速食麵,則不然。你在看2012年至今,調查的26個品類當中,18個品類不斷高端化的趨勢,消費升級的浪潮是非常明顯的。 全世界最大的廣告集團叫WPP,WPP集團在中國Top100的品牌調研當中,他得出一個結論,在Top100的品牌當中,成功的品牌超高價地位占40%,高價地位占24%,在失敗的品牌裡面,高價和超高價只占5%和9%,大家看到,是不是性價比高才能成功?不是的,超高價定位和高價定位反而能夠成功。 回過來,那是誰在增加消費呢?“三高”人群(高學歷、高收入、高工作壓力)在增加消費,他們更重視創新和潮流,他們跟願意為品牌和品質付出溢價。所以,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體現,從溫飽性進入到消費升級的浪潮當中,更是如此。所以,性價比高往往不一定能成功。 什麼是消費升級的原點人群?在今天中國消費升級當中,要抓住20-45歲,喜歡中高品質,追逐潮流願意分享的人,中國大概有2.25億廣義上的中產階級,中國2020-2025年時間會出現5億中產階級,會出現橄欖。所以,你抓住中國大陸的5億中產階級就抓住了未來10年的潮流,中產階級到底愛什麼?怕什麼?缺什麼,基本上三句話:愛美、愛玩、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缺心情、缺愛、缺刺激。 大家發覺三愛、三怕、三缺就是中產階級,在中產階級裡面的消費也很大的心裡因素,比如說跑步,中產階級普遍喜歡跑步,在座的各位很多人可能喜歡跑馬拉松。跑步為什麼呢?你認為他是一個健康運動嗎?其實為什麼要跑步?因為潘石屹在跑,跑步已經成了一種自我的時尚標籤。 看電影為什麼這麼多人喜歡,因為看電影是一種情感修復,很喜歡買買買?因為,購物是一種情緒發洩,大家可以隨意發現很多它的心理意義重於他的實際意義。 所以,低價的東西越來越不存在,低價的東西開始變成了品質的品牌的,怎麼提供心理滿足感,剛需的東西越來越不重要,它提供的是品位的逼格的,自我標籤化的。 實用主義東西越來越不重要,重要的是情緒的氛圍的場景,哥吃的不是一碗面,哥吃的是寂寞。大家可以看到,必要的東西越來越不存在,是想要的潮流,是能夠撫慰心靈的,所以產品不僅僅是提供一個功能,關鍵要撫慰情緒和心靈,所以這個是中產階級消費升級,中產階級的想法究竟是什麼? 這兩年中產消費升級又不一樣了,有一個同志叫李叫獸,講了這一輪消費升級不是讓你去買一個LV包包來證明自己的階級地位,他是中產階級努力打拼之後的自我犒賞,比如說大家可以看看滴滴。比如你加班加的很晚,最後出來要不要找一輛滴滴專車,他說如果現實中拼命,不如車上靜一靜,全力以赴的你今天做好一點。 這就是中產階級努力打拼之後的自我犒賞。 另一種就是羅振宇所說的,成為更好的自己,什麼叫成為更好的自己呢?現在是不是有錢的同志,同志們就要去大吃大喝?不是的,你要逆著人心走,不是有錢就要大吃大喝,你要五周減肥六公斤,36天只吃蔬菜,一個月一次輕斷食,早上還要打卡報跑社區,然後你還要買樊登讀書會,365塊買了樊登讀書會之後也沒去看過,但是你買的時候心裡有滿足感嘛。因為,買365塊錢的讀書會的時候,你會預見會成為更好的自己,也會實現人格的躍遷了,這就是羅振宇讓“成為更好的自己”,成為一個巨大的市場動力,從而產生知識付費。 所以,最後和大家說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今天中國市場的消費升級要抓住消費市場的風向標人群,你必須要抓住意見領袖和口碑冠軍,他們是中國大陸所謂消費升級的主要的品牌定義表。 另外,由於資訊公路被打通了,高鐵高速公路被打通了,三四五線城市的知識面與一二線越來越靠近了,你在一二線城市抓不住主流人群,三四五線城市也得崩潰。不要說我在三四線城市生活的挺好,我的管道在這兒生存比較高,一定會被摧毀掉的,因為在主流的人群當中,一旦消費者心智喪失心智認知,你死得會很快。 二、中國媒介市場的趨勢 中國廣告的市場不斷跌,所以它預示著中國大陸消費市場的疲軟,中國大陸市場2015年跌到2.9%,2016年大概跌了0.6%。2015年開始,中國廣告怎麼跌的呢?電視也在跌各個地方也在跌,誰在漲呢?電梯媒體漲了17.1%,電影院漲了63.8%,互聯網漲了22%,其它的基本上都在跌。 2016年當中影院映前漲了44%,電梯海報漲了24%,電梯電視漲了22%,互聯網漲到18.5%,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格局的一些改變呢?因為,過去的5年中國傳媒業發生了很大改變,資訊從多元化到碎片化,現在已經叫粉塵化了,碎片化都已經算很大的了,這個是PM2.5。簡單來說用兩句話就可以形容今天的媒體環境: 第一句,主流人群已經不去看電視了,主流人群都去看互聯網了,互聯網上其實消費者很少看廣告,大家可以看看資訊模式的改變,互聯網的收視時間已經全面超過了所有傳統媒體的收視綜合。比如說電視有沒有收視率,《挑戰不可能》是中央電視臺非常棒的節目,收視大概1.5%-2%,這個是很難得節目,那大家看一看他的主要的地域分佈是什麼?收視分佈:甘肅、內蒙、陝西之類的,倒數過來是上海、浙江、廣東、江蘇。 如果,你真正的看了微博、微信、新聞用戶端一個月之後請問你記住的廣告啥?你想不起來了,不要說廣告是啥了,你能記出昨天晚上你看的內容是啥嗎?現在的人必須練就一個能力叫閱讀等於遺忘,一邊閱讀一邊遺忘,你如果說不是閱讀等於遺忘,你的硬碟早就爆炸了,你每天吸進去那麼多資訊,能夠經受住的是很少的。 所以,我就說消費者都是在看內容,做內容、做公關、做話題,在微博、微信、新聞主要是做這個,反而創造可以被傳播了,而不是看廣告,因為你一個月看的廣告,你弄過了很多的廣告,消費者在手機上是有選擇的,他肯定就這麼帶過去了,真正記得住廣告的機會很少。 那回過來說,現在電視不看了年輕人看什麼?看視頻,但是在看視頻的時候,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很大的問題,消費者開始買會員了,中國大陸有7億視頻使用者,總共7億視頻使用者,2.5億在買會員,這2.5億主要都是主流人群在買。 我們最核心的問題是,主流的人群不看電視,主流看視頻是付費的,主流人群看微博、微信、新聞用戶端都是在看內容,很少看廣告。所以,你以為是你廣告賣得好,其實是媒介形式發生改變。最後用戶沒有選擇才是廣告中最好的選擇,我說這個才是廣告業的真理。你看現在回去,20%的人看電視,20%的人看視頻,20%的搞微博、微信、新聞客戶,10%教育小朋友,10%打遊戲看直播。 回過來我們這些人在外面學習的,加班的、聊天的,KTV、酒吧、去看電影的,人生有那麼多選擇對個人是一個好事兒,對廣告來說是一個災難。移動化是關鍵,因為資訊模式的核心在手機上,所以你必須抓住手機。只是手機消費者是有選擇的,手機主要是看內容的,所以你要在手機上做內容、做話題、做公關、做植入創造可以被傳播的內容。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