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區域經濟/深圳發展新型前店後廠

一種新的“前店後廠”模式,正在大陸深圳以及其周邊城市形成。深圳從曾經港澳地區的“後廠”,變成了如今的“前店”,它的創新能力已得到大幅提升。 近年來,深圳一些高科技企業加快了在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佈局的步伐,“深圳總部、研發”+“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生產製造”的模式已經成為了許多企業的標配。 當地區域經濟分析人士對記者稱,深圳和周邊城市正在形成新型的“前店後廠”模式,珠三角內部正在重新進行產業分工,與此同時,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的步伐正在加快。 製造業升級 深圳市統計局的資料顯示,2016年深圳第二產業增加值7700.43億元,占GDP的39.50%,同比增長7.0%;第三產業增加值11785.88億元,占GDP的60.46%,同比增長10.4%。這意味著,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已突破六成。 其實,早在2016年上半年,深圳第三產業比重就首次超過六成,二三產占比由2015年同期的41.1?58.9調整為38.9?61.1。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三產業結構調整為38.6?61.4,三產占GDP比重同比提高0.4個百分點。 深圳三產比重升高的背後,是當地製造業的規劃升級,除了傳統產業之外,深圳的一些高新技術企業也逐步在周邊城市佈局。比如,2013年大疆科技在東莞買地;2014年中興通訊將生產基地遷往河源;2015年比亞迪在汕尾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2016年華為終端轉移落戶至東莞松山湖等。 周邊城市也加快了接納深圳企業佈局的步伐。深中通道(連接深圳和中山)獲國家發改委立項後,中山市發改局統計顯示,其近3年已接納230多家深圳企業落地中山;江門市工商部門統計,已有198家深圳企業在江門投資,同時,深圳企業在江門設立的分支機搆達225戶。可以看出,“深圳總部、研發”+“東莞、惠州等周邊城市生產製造”的模式已是常態。 深圳市政協今年7月發佈關於實體經濟的調研報告稱,深圳現有工業用地存量少,呈碎片化狀態,已無法滿足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需求,深圳的高新技術產業的某些環節,特別是生產環節,向周邊城市擴展,如華為遷往東莞等,形成了新型的“前店後廠”模式。 留住創新成分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新經濟研究所執行所長曹鐘雄對記者分析,以前的“前店後廠”指的是香港是“店”,深圳是“廠”,現在這一概念的變化,反映出深圳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曹鐘雄認為:“深圳怎麼做好這個‘店’很重要。深圳在過去多是批發零售模式,比如從國外進口關鍵的設備和原材料進行組裝後再賣出去。未來,深圳將是定制模式,即在本地進行研發、創意和設計,或是增加總部型的企業,而這類企業一定會將部分環節向異地佈局。” 深圳的製造業要大力創新、留住研發等核心環節,這已經成為當地各界的共識。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資訊部部長鄭宇劼對記者表示,作為一座要參與全球競爭的創新之城,深圳要對標的是其他國際大都市。“東京的製造業很強大,但這個比重只占到6.9%。韓國首爾的製造業比重也僅為6.3%。深圳要保留的是創新的成分。” 深圳市原副市長、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唐傑則告訴記者,製造業可以“分層”成多個環節,生產、設計、銷售、總部、管理、資源調配等環節都可以剝離,不能單純地以一個環節判斷一家公司的性質。“以華為為例,將它‘分層’一下,你會發現它的2/3不是製造業,那麼你說它是服務業公司,還是製造業公司?” 唐傑說:“這些環節裡的部分可以分離出去,深圳要留住的是能‘上樓’的部分,尤其是研發。未來,留在深圳的應該是高端製造。” 與此同時,深圳帶動區域發展的作用也將會增強。唐傑以美國紐約為例,紐約周邊的城市分佈著美國最高端的工業,但是這些城市的產業又被位於紐約的研發、總部、創意中心等控制著,它們之間有著緊密聯繫,各方共同發展。 “美國專利技術有67%來自於製造業,但製造業占全美經濟的比重大概僅11%,這意味著製造業的專利技術占比是製造業GDP占比的7倍,而這些製造業的專利技術大多數又集中在大都市。這就是大都市要大力發展創新,與周邊城市形成良性互動。”唐傑補充。 深圳在內的珠三角城市重新進行產業分工,也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內部的融合進程。曹鐘雄說:“未來,分工會越來越細,各城市間的資源整合能力更強。”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