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區域經濟/遼寧社科院副院長:東北地區經濟存“五大失衡”

大陸東北經濟這輪下滑,直接表現是固定資產投資下滑,但是深層次的原因是結構性矛盾。可以說,東北工業的困境是重化工業的困境;重化工業的困境,就是各地支柱產業都過剩。不完全市場競爭、市場機制不健全的背景下,產能過剩會帶來比較嚴重的負面影響。“十二五”以來,東北三省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明顯下降,各行業產能過剩普遍存在。尤其近幾年,傳統行業產能利用率繼續走低,鋼鐵、煤炭、石化等行業受週期性產能過剩影響,均存在較為嚴重的產能過剩。過剩產能抑制消費需求,製造虛假繁榮,甚至滋生尋租腐敗。產能過剩已經成為東北經濟的痼疾、頑疾。不剔除這些痼疾、頑疾,東北經濟無法解套,東北振興無法輕裝上陣,無法改變“過剩——化解——再過剩”的狀況,甚至將東北經濟拖入長期蕭條的困境。現在到了對結構性問題徹底清醒和清算的時候了。 這裡,筆者認為東北的經濟結構性矛盾,可以概況為“五大失衡”: 產業結構失衡 技術老化、基礎工業薄弱、第三產業發展滯後、產業組織老化。特別是在宏觀經濟結構中,第二產業特別是工業所占比重較高,新興產業比重過低,傳統產業為主的產業結構仍然未能有較大改變。表現為傳統產業比重仍然居高不下,具有廣闊市場前景和增長潛力的高新技術產業總值規模小、比重低,缺乏對經濟增長的整體帶動作用。 與傳統支柱產業相比,東北地區新興產業發展嚴重不足,總體規模仍然偏小,發展水準相對滯後,尚未形成具有重要影響的新經濟增長點,短期內無法彌補傳統主導產業下滑帶來的缺口。以互聯網行業為例,近年來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興產業不斷興起,但在東北地區快速發展的跡象卻不明顯,2014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中,北京、上海、廣東分別有45、20、15家,東北三省沒有一家企業入圍。2000—2014年,東北地區高技術產業企業數僅增長了70%,與之相比,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分別增長了1.83倍、2.56倍和1.68倍。 在微觀結構層面,國有經濟比重過高,多數國有企業債務、冗員和社會負擔包袱沉重,不堪重負;企業設備、工藝老化,產品結構單一、傳統產品比重過大、企業多處於價值鏈中低端;企業組織結構上的“大而全”“小而全”,無法達到規模經濟要求,企業間專業化協作水準低,上下游一體化程度差;企業技術力量不斷散失,人力資源能力減弱。 作為“共和國裝備部”,東北地區裝備製造業占工業的比重超過20%,遼寧更超過30%,瀋陽、大連更過50%。然而,目前裝備製造業總體技術水準進步有限,研發投入不足,面臨無法滿足需求升級的困境。以機床行業為例,瀋陽機床和大連機床是全世界最大的兩家金屬切削機床生產商,但主要產品仍然是中低檔數控機床,主要消費對象是我國沿海地區的中小型機械加工企業,而這一部分需求已經面臨飽和;高檔數控機床方面,國內用戶仍然普遍進口德國、日本廠商的產品,每年進口額都在增長。 振興的要義是培育發展新動能。而傳統產業衰退、傳統動能衰退,而新動能、新產業沒有發育起來;體制性障礙阻礙資源、區域、科技、產業勢能向動能的轉換。所以目前,東北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的青黃不接期。 產品結構失衡 從產品結構看,東北地區大多數企業處於產業鏈上游或中低端,產品附加值低,競爭力不足。2014年,遼、吉、黑三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3%、7.1%和3.9%,明顯低於全國12.9%的平均水準,新產品開發力度和市場認可度與全國其他地區相比有一定差距。石化行業,東北乙烯產量占全國約15%,但下游化學纖維、化學農藥產能不足全國的1%。食品加工業中,領軍企業數量明顯不足,主要以初級產品和粗加工為主,受原材料和產品市場價格波動影響較大,生產經營困難。 產品老化,不適應市場需求。本輪產能過剩的本質是傳統產業的過剩,而不是新興產業過剩;是“初字型大小”、“原字型大小”產品的過剩,而不是高新技術產品和高端消費品的過剩。 在市場前景較好的十年間,東北的產業結構和產業優勢也正好吻合國家重化工業的發展週期,房地產和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需求空間使原有產能得到很好釋放,煤炭、化工、製造業等本應立足轉型和創新卻讓位於產能擴張,這些行業在市場利好態勢下大幅擴張,經營效益猛增。但絕大多數企業未預料到經濟增速將下滑。 隨著刺激政策結束,這些行業出現過剩在所難免。東北部分高端產品,例如汽車用鋼、軌道交通通用鋼材、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仍然供小於求。尤其是消費品工業領域,東北存在嚴重短板,對經濟發展幾乎沒有貢獻,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網購消費逆勢增長的背後其實是在為南方輕工業發達地區做貢獻。 技術結構失衡 創新能力不足,企業普遍缺乏創新精神缺乏向高一級升級的動力。創新體系不完善,產學研協同機制不順暢。以裝備製造業為核心的重工業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缺失,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慢、體量小,全社會的創新、創業意識差。據有關部門調查,遼寧有大批國企,還有1000戶高新技術企業,但多數創新能力不足。規上工業企業中有研發機構和活動的占比2.7%和4.5%,在全國排名31、30位;全省發明專利18400多項,僅為江蘇的1/8,排名15位;新產品開發及其效益均顯不足,銷售收入僅為廣東的4.1%,江蘇的6%,新產品數量全國排名13位,銷售額排名12位;企業核心技術匱乏,技術對外依存度較高,裝備製造業配套零部件60%以上以來進口;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不足江蘇和廣東的1/3。 在重工業全盤下滑的情況下,整個東北缺少可以起到一定支撐作用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以瀋陽為例,全市機械製造、農產品加工及汽車製造企業總數占全部企業總數的60%以上,產值占全市近70%;全市產值前30戶的企業中有27戶屬於傳統產業,產值占全市38.5%。而經過多年發展,新興產業對工業尚未形成有效支撐。電子資訊產品製造、航空航太製造等新興產業企業數僅占全市的2.4%,產值僅占全市的3.6%。 “牆內開花牆外香” 現象十分普遍。東北有一大批高水準的重點高校和研究機構,科研專利產出占全社會的50%以上。但相關成果難以在本地企業產業化,科教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為例,其科技成果轉化率位居中科院所有院所首位,近5年在大陸全國實現技術轉移轉化合同數872項,合同額達9.1億元,但在遼寧轉化金額僅為3633萬元,不足全所合同總額的4%。2014年,東北三省專利申請量、授權量、技術市場成交金額占全國比重分別是3.7%、3.4%和4.3%,遠低於其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的占比。 需求結構失衡 規模擴張型經濟導致投資、消費、出口關係扭曲,需求信號失真。振興十年,東北三省GDP翻了兩番多,年均增速達12.7%。但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一枝獨秀,對經濟貢獻率超過60%,有些地區個別年景達到90%。2013年遼寧的投資貢獻達92.3%。投資率快速上升,有時甚至接近1,而消費和出口的拉動作用則難以望其項背。 東北三省投資率由2003年的37.3%上升至2011年的63.1%,提高了25.8個百分點;消費率由53.2%下降至43.2%,降低10個百分點。2012年,東北三省進出口貿易額僅占全國的4.3%,不及廣東的1/5。201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僅占全國的5.9%,明顯偏低。全國的投資率已經過高了,東北的投資消費比例更加扭曲。 投資率高但投資效率低。以東北投資率最高的吉林為例:每增加一個單位固定資產投資,增加的地區生產總值僅相當於廣東和浙江的1/3;增加的財政收入僅相當廣東的1/5、浙江的1/4、江蘇的1/3;增加的就業人數僅相當於廣東、浙江、江蘇的1/5。 發展模式失衡 十年振興最大的教訓,就是“加法”做得多、“減法”做得少。應該看到,東北目前的產能過剩,絕非短時期內形成,是長期投資驅動型發展模式使然。 十年振興,總體上投資拉動擴大總量的“加法”做得多,而淘汰落後產能的“減法”、創新驅動的“乘法”、簡政放權提高市場效率的“除法”做得少。而“加法”,投資驅動、項目帶動、產能擴張是最主要的特色。 2003年振興以來大部分國債項目集中在石化、鋼鐵、裝備製造等競爭行業中。一些該淘汰、限制和轉型的落後產能的投資規模不降反升。如鋼鐵、水泥、造船等迅速擴張,規模越來越大。所以只能唱“工業一柱擎天,結構單一”的“二人轉”。 在城鎮化方面,也是急速推進,新城建得越來越多,房地產搞得越來越多,攤子鋪得越來越大。2008年經濟危機後,很多地方實際上在靠造新城、搞房地產拉動增長。多年來,各地經濟靠投資拉動,地方政府都在追求投資高速度,搞大專案的大幹快上,搞招商引資競賽。 經濟高速度掩蓋了結構的深層次矛盾,一旦投資下滑,原有問題都暴露出來——當泳池的水被“抽幹”後,就知道誰在“裸泳”了。 顯然,“五大失衡”已經成為制約東北經濟結構調整和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怎樣破解這“五大失衡”?要按照“四個著力”“三個推進”的要求,促進東北振興走上一條內生調整、自主優化的路子。東北地區工業結構比較單一,傳統產品占大頭、“原”字型大小“初”字型大小產品居多,這種狀況改變得越快越主動。結構優化要多策並舉,“加減乘除”一起做。要把裝備製造業做大做強,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服務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民營經濟。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推動發展的著力點更多放在創新上,發揮創新對拉動發展的乘數效應。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不合理干預和對市場主體的不合理管制。要加快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使現代農業成為重要的產業支撐。這才是東北地區結構調整的大思路。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