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宏觀縱覽/林毅夫:挖掘大陸經濟新動能,五大產業類型如何轉變?

日前,大陸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做客“參事講堂”,發表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的主旨演講,並與受邀學者、企業家等進行圓桌對話。 林毅夫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把當下中國大陸的產業分成五大類型:追趕型產業、領先型產業、轉陣類產業、彎道超車產業和戰略型產業,並就不同類型的產業分別給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助力中國大陸企業抓住機遇,促進中國大陸經濟進一步發展。 以下內容根據林毅夫演講內容整理: 那些“中國大陸崩潰論”是怎麼崩潰的? 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經濟的發展是人類經濟史上的奇跡,我們取得38年平均每年9.6%的增長,這在人類歷史上不曾有過。但是這幾年,有些人對中國大陸經濟還能否持續發展產生了疑問,最重要的原因是從2010年以後,大陸的經濟增速放緩。到2016年的時候,我們的經濟增長速度是6.7%。當然,這個速度在世界上還是很高的速度,但是6.7%的增長速度是從1990年以來最低的增長速度。改革開放以來更是首次出現連續6年經濟增速下滑。因此,國外有一些非常知名的學者都預測中國大陸經濟可能會繼續下滑。 其實,改革開放以後,我們採取的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轉型方式,並非像有些國家採取的“休克療法”,一次性把經濟當中的各種矛盾、各種扭曲取消掉。在漸漸轉軌的過程中,保留了經濟當中的一些扭曲性、結構性的問題。然而在國外看來,這些扭曲性、結構性說明經濟存在不少問題。所以,即使在過去這30多年我們經濟發展的成績在人類社會上史無前例,但是“中國大陸即將崩潰”的論調在國際上仍未停息。 當前,針對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新狀況、新態勢,中國大陸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並且積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此強化我們經濟本身的素質,並提出了新動能、新經濟的發展新方向。在正確的引導下,我們的經濟取得了實質性的成績。今年上半年,我們的經濟止跌回升,達到6.9%的增長,這超乎任何人的預想。在這種情況下,國外看好中大陸國經濟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了。 中國大陸如何實現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像中國大陸這樣一個發展中國家,應該如何追求新技術、新產業的發展?從新結構經濟學的角度,可以把產業分成五大類型。 “把企業並購過來,技術也就引進來了” 首先,是追趕型產業。2016年中國的人均GDP,與美國、德國相距較遠。它們的產業中國也有,為什麼它們的收入水準會比我們高?因為這些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水準比我們高,而這背後是它們的技術水準、產品附加價值比我們高。 如何讓這些產業的技術提升到發達國家的水準?第一,把企業並購過來,讓它變成我們的企業,那技術就引進來了,可以嫁接到我們的產品上。這樣我們的產品品質就能提高,價格就能提高。 要並購,首先需要那些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願意賣給你。如果沒有人願意把企業賣給你,我們怎麼追趕呢?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到海外,到擁有這個技術的國家去設立研發中心。從2008年國際金融經濟危機以後,國外經濟發展狀況不好,就業狀況不好,有大量擁有先進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得不到好的就業。這時,如果你到海外設立研發中心,就可以利用當地的高技術人才來研發新技術、引進新技術。 第三種方式,通過招商引資,引進外國的企業和技術。現在有技術的產業和企業也在尋找市場,有很多外國擁有先進技術的企業,願意進入到中國大陸來設廠生產。此時,中國大陸積極地招商引資可以給這些企業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企業就會帶著技術來到中國大陸。 第四種方式,如果招商引資也招不來,還有什麼辦法?我們也可以在大陸國內自己組織攻關。 “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不能是無源之水” 第二,是領先型產業。已經在國際上領先的企業如何繼續保持優勢呢?這就需要我們的企業自己研發新產品、新技術。 研發是研究和開發兩個詞的組合。開發出新產品、新技術,企業就有很大的競爭性,所以企業對做開發有很大的積極性。 但是開發是建立在研究基礎上的。研究的物件是基礎學科,通常研究出來的東西不是一個產品,不能申請專利,它只是一份學術論文,會變成公共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做基礎科研的積極性不高。如果沒有任何人做基礎科研,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就會變成無源之水,不能長期持續。因此,就需要政府來支援基礎科研。 另外,有些技術是所謂的平臺技術,一家企業研究不合算,這需要鼓勵相關產業成立平臺技術研發的機構,政府也可以提供一點支援。 新產品研發出來以後,如何進入國際市場呢?一種是通過貿易,把我們的產品賣到外國市場去。但是產品要進入到國外市場可能會有兩個限制,一是有些產品運輸成本很高;二是有些國家存在關稅壁壘、市場准入壁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企業為了擴張新的市場,也可以到國外設廠生產或者設立研發中心。 “讓企業在海外創造第二春” 第三,是轉陣型產業。這是從軍隊裡面學來的一個詞,就是我們應該轉變陣地了。過去中國大陸的工資水準低,在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中有優勢,但現在優勢正在逐漸喪失。 怎麼來推動這些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呢?基本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是少數的有能力的企業去經營附加價值比較高的部分,比如經營品牌、產品設計、產品研發、品質管制、市場管道管理。另一種,將加工場轉移到工資水準比較低的地方去,比如西部地區或者海外。 如果這些順利轉移,好處主要有兩點:從宏觀來講,可以把國內生產總值(GDP)變成國民生產總值(GMP)。從企業來講,可以利用它在技術、市場管理管道上的優勢,通過國外廉價勞動力創造第二春。而且我們還給國際上低收入國家創造了一個視窗機遇期。尤其現在建設“一帶一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均GDP在我們的50%以下,有的只有我們的10%,如果能夠抓住這個視窗機遇期,也可以實現騰飛。 “以技術為主的新業態,中國大陸有比較優勢” 第四類,彎道超車型產業。彎道超車型產業就是我們與發達國家在一個起點上,可以直接競爭的產業。 為什麼有可能跟發達國家直接競爭呢?因為從80年代以後,由於移動通訊、互聯網等新技術出現,湧現了一些產品跟技術研發週期特別短、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物質資本和金融資本需要相對少的產業。這些產業中,我們跟發達國家相比,雖然在金融資本、物質資本積累上仍有劣勢,但是從人力資本來看,我們沒有劣勢。 這些年中國大陸的教育發展非常快,跟發達國家教育的差距也越來越小。所以從人力資本上看,我們跟發達國家沒有多少差距。雷軍拉著100多人,不到一年時間就推出小米手機。 以技術為主的新業態,我們跟發達國家相比不但沒有劣勢,還有比較優勢。因為我們人多,所以天才就多,在技術發展上只要有一個突破,全社會都突破了。其次,我們的國內市場大。新產品、新業態,只要研發出來,很快在大陸國內可以形成規模經濟。第三,在硬體上,中國大陸的產業在世界上部類最齊全、配套能力最強。所以只要有個想法,在大陸國內馬上可以形成產品。像共用單車,這個想法一出,馬上在國內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這在國外是不太可能的。 利用這些優勢,我們在是以人力資本投入為主、研發週期短的產業上,可以直接跟發達國家競爭。而且這種產業特別適合中國大陸現在強調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我們天才多,大家都可以創新。我們配套能力強、國內市場大,適合人們創業。當然,一個比較寬鬆的創業環境仍然是需要的,政府要減少創業的關卡,給創業者一點扶持。各地就設立了各種夢想小鎮、孵化基地,這是非常好的方式。 “投資這些產業就是投資未來” 最後,是戰略型產業。它的研發週期特別長,需要更高的人力資本,這也意味著金融和物質資本的投入會非常大。雖然在這些產業上,中國大陸跟發達國家是不再同一個起跑線上,但我們仍然應該做。 第一,戰略型的行業的技術路線、產品路線對我們未來的國際民生、經濟發展至關重要。這包括新能源、新材料、微生命科學、空間海洋技術等,都對我們得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如果這些技術被國外掌握、獲取專利,我們再進入的成本會非常高。因此,我們現在就應該做。 第二,跟國防安全有關的產業,如果沒有自己的產品技術,那國防安全就會受到威脅。戰鬥機、航母、大飛機等產品,技術的資本投入非常大,研發週期特別長,如果由民營企業來做的話,通常沒有辦法承擔資本投入和由此產生的長期風險。在這種情況下,需要政府支援。現在國家強調,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起決定作用。對於這些產業的扶持,就應該跟發達國家學習,由財政上直接撥款來支持研發。 當前形勢下,中國大陸經濟的機會在哪裡? 我們怎樣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之下,繼續利用技術發展的空間和動能來保持技術提升、產業升級和維持經濟比較高速的發展? 總的來講,大陸發展空間大,迴旋餘地多,並且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自身素質,同時防止一些可能爆發的危險,尤其是金融領域的風險。我相信,只要抓好機會,我們就可以維持6.5%以上的增長。這是我們實現十八大提出的在2010年的基礎上,到202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們的經濟規模現在占全世界的7%,6.5%的增長,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是1.1個百分點以上。這樣,我們每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會超過30%。 伴隨著“一帶一路”的進一步推進,中國大陸的發展還能帶動其他發展中國家,讓他們共用我們的發展成果。這有助於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跟其他國家現代化的夢想,實現百花齊放春滿園的美好願景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