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信用打新正式啟動,3000億可轉債蓄勢待發

證監會8日發佈公告,將可轉債、可交換債現行的資金申購正式改為信用申購。 “217再融資新規”以來,上市公司可轉債發行預案明顯增加,截至11日待發轉債規模已經高達3059.18億。中信證券固收分析師余經緯對記者表示,可轉債採取信用申購後,可明顯降低對資金面的衝擊,為後續轉債大規模的發行做好了制度準備。 記者採訪多家機構發現,在四季度債市交易機會有限的背景下,不少機構投資者對於四季度可轉債配置意向都有所提升。這些機構認為,隨著可轉債供給的放量,對應市場需求也會有所提高。 信用申購落地 為解決可轉債和可交換債發行過程中產生的較大規模資金凍結問題,證監會9月8日公告稱,將可轉債、可交換債現行的資金申購改為信用申購。 具體來看,參與網上申購的投資者申購時無需預繳申購資金,待確認獲得配售後,再按實際獲配金額繳款;參與網下申購的投資者申購時無需預繳申購資金,按主承銷商的要求,單一帳戶繳納不超過50萬的保證金,待確認獲得配售後,再按實際獲配金額繳款。此外,可交換債的網上發行由時間優先的配售原則調整為採用搖號中簽方式進行分配。 新規對配售後不繳款的失信行為也建立了有效約束。對於網上投資者,連續十二個月內累計出現三次中簽但未足額繳款的情形時,自結算參與人最近一次申報其放棄認購的次日起六個月內不得參與網上新股、可轉債及可交換債申購。對於網下投資者,允許主承銷商向網下單一申購帳戶收取不超過50萬元的申購保證金,同時承銷商可在發行公告中約定違約時申購保證金的處理方式。 余經緯向記者表示,可轉債採取信用申購後,可明顯降低對資金面的衝擊,為後續可轉債大規模的發行做好了制度準備。 “再融資新規後,轉債熱度明顯增加,但由於各種原因,可轉債市場只是呈現出預案潮而非發行潮,其中部分原因正如證監會所言,預繳定金制度可能會對資金面產生較大的衝擊。”余經緯分析稱,此前不少大盤可轉債發行的當天,貨幣市場利率都會明顯上揚,信用申購可以減少資金凍結規模,降低對資金面的衝擊。 余經緯還向記者分析稱,信用申購出臺後,參與可轉債打新的中簽率可能依然會比打新股高,但打新的收益率會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三單可交換債券已經先行適用了信用申購制度。國信證券分析稱,從申購結果來說,呈現如下幾個特點:第一,申購戶數潛力較大,特別是正股彈性好、申購下限低的標的,市場的申購戶數也能接近4000戶;第二,中簽率低,三單可交換債券的中簽率均低於0.1%,側面反映了信用申購制度下市場申購的博弈性加強;第三,打新絕對收益低,一方面,低中簽率導致了單個帳戶實際獲配規模並不高,另一方面,新券的上市定位亦不高,其中彈性較好的標的單個帳戶打滿也僅有2~3萬的收益。 待發可轉債破3000億 2017年2月,證監會推出再融資新規後,定增市場已經發生明顯萎縮,可轉債逐漸成為上市公司青睞的融資方式。 “217再融資新規”對上市公司定增融資的實施增加了三個主要限制條件:設定18個月的時間間隔、限定再融資發行股份數量不得超過總股本的20%、明確定價基準日為非公開發行期的首日。但以發行可轉債融資的,卻不受此期限限制。 根據記者統計,截至9月11日,上市公司待發可轉債115只,待發規模已經高達3059.18億。 記者發現,在這115家公司中,已經過會的上市公司有16家,另外,有70多家上市公司已獲股東大會通過並獲證監會受理,其中,超過30家上市公司已經獲得證監會回饋意見。 余經緯對記者表示,可轉債發行還出現了明顯的“上會潮”,證監會受理和回饋的速度明顯提高。隨著可轉債預案被證監會受理速度加快,可轉債未來有望迎來快速的、類似于IPO的發行節奏。未來數月轉債市場高概率將迎來發行高峰期,平均每週可能會有一隻以上的轉債發行。 在供給提速的同時,機構對可轉債的需求如何?余經緯向記者分析稱,第一,未來隨著供給的放量,需求也會提高,此前可轉債基金規模平均不高,主要原因是市場容量較小;第二,在“217再融資新規”落地後,定增規模已經明顯萎縮,定增基金仍需要尋找合適的投資標的;第三,隨著信用申購的出臺,有效需求也會隨之增加。 機構摩拳擦掌 隨著四季度即將來臨,多位元接受記者採訪的機構投資者表示,產品的業績壓力也正在逐日加大。 長江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趙偉對記者表示,由於央行貨幣投放並未釋放寬鬆信號,四季度債市利率下行空間不大,利率債仍將以震盪為主,債市交易機會有限。記者採訪多家機構發現,在利率債交易機會有限的背景下,不少機構投資者都傾向于在四季度加倉可轉債來增厚收益。 “目前對可轉債的預期整體還是不錯的,正在考慮加大倉位,偏好龍頭或者銀行類機構的轉債。”一位元券商交易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 此外,機構對可轉債興趣的提升,與近幾個月可轉債的亮眼表現也密不可分。“上半年投資的可轉債中,單只收益率最高達到了20%,純債的投資收益一般是達不到的。”一位元券商自營人士向記者透露。從近幾個月來看,可轉債基金表現也普遍較強。以“興全可轉債”為例,6月以來漲幅已經達到7.5%。 余經緯對記者分析稱,信用申購出臺後,打新的收益率會降低,單一帳戶實際的絕對收益也比較有限。而通過打新吸籌也會很有難度,建議投資者通過上市初期的高換手率吸籌建倉。“短期來看發行重啟將為轉債市場帶來一定的供給衝擊,存量轉債溢價率可能有壓縮的風險。但長期來看發行市場的完善有利於轉債市場存量規模的上升逐漸擺脫小眾市場的現狀,特別是為市場提供更加豐富的個券池吸引更多玩家的參與。”他稱。 中金公司固收分析師張繼強認為,可轉債發行新規落地,可轉債供給即將提速,對存量個券估值將有挑戰。“目前繼續尋找存量結構性機會的同時,等待優質新券的思路不變【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