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金融透視/朱雲來:企業只有盈虧之分,沒有虛實之分

第二屆長三角金融科技高層對話暨新華網思客陸家嘴峰會在上海舉辦。在峰會上,金融專業人士朱雲來作了主旨演講,帶來了他的最新研究,分享了他對當前大環境下金融創新和風險防控的一些看法。 觀點速覽 1、有時候大家過多談虛和實,實際上經濟和金融學上並沒有虛和實的概念。因此,企業只有盈虧之分,沒有虛實之分。 2、除了傳統金融風險之外,還有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技術風險。 3、經濟說到底要回歸市場原則,回歸市場制度,回歸市場體系。只有這樣才是最科學、最長遠的經濟發展體系。 4、這個社會本身就需要“中心化”,必須要有法定貨幣。去中心化的行為應適可而止。 以下為朱雲來演講實錄: 現在金融創新這麼熱,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科技的發展。金融業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幾千年前就有金融現象的產生。金融業不斷有新需求,市場也不斷湧現新技術,這就使金融擁有無限的潛力去提供新服務。顯然這是因為技術的新發展,帶來了這樣的可能性。 從金融和實體經濟的角度來說,需求總是會隨著社會發展的變化產生新需求。關鍵是能否為這種需求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有解決方案,就有新產品、新服務。新產品、新服務不斷出現之後,就會帶來一些新問題。相關的問題就是風險防控的問題。 金融風險和兩方面緊密相關。除了傳統金融風險之外,還有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技術風險。電信技術在連通一切,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也帶來了資訊被竊取、複製、偽造的高風險。這也意味著,如果你沒有足夠好的盔甲,也會受傷。 什麼叫“新常態”?十八大之後提出“新常態”,提到要讓市場在未來起更主要的決定性作用。經濟說到底要回歸市場原則,回歸市場制度,回歸市場體系。只有這樣才是最科學、最長遠的經濟發展體系。 接下來我們看看現象,現在有各種虛擬貨幣、 “寶寶們”(互聯網理財產品)、P2P(點對點借貸)、PPP(公私合作)、私募基金、銀行理財等等。其潛在的風險包括金融風險、貨幣超發和企業債務。 首先是虛擬貨幣。從2013年到2017年,比特幣上漲了200多倍,因為上漲過快,導致大家對其密切關注,其實其總額並不是非常大。大家現在非常喜歡提“去中心化”,但是我覺得他們可能忘了一條,ICO用的核心技術就是區塊鏈。對區塊鏈有一個基本的理解,就是網路記帳技術,不可複製、不可篡改等都是非常好的。 但是講到貨幣,貨幣是什麼?貨幣最終是要有中心的。為什麼?因為在經濟交易過程中,若某某人欠你錢,那個人說他知道欠你的錢,你的賬記得很準確,但他就是不想還你,那你怎麼辦?你還是要訴諸法律體系,而這個法律體系必須是“中央”,這個中央是廣義的,這個社會有法律、有員警、有軍隊,如果他不按照規矩來,你可以給他清帳。但如果去中心化,我怎麼來替你平這個賬呢? 這個社會本身就需要“中心化”,必須要有法定貨幣。去中心化的行為應適可而止。比如,美元是美國的法定貨幣,任何人在美國做生意,如果你說你不接受美元,那對不起,你必須關門,這是一個基本的社會體系。我們說區塊鏈技術作為一個記帳系統很不錯,但是真正要作為一個貨幣,還是需要慎重考慮的。 其次是“寶寶們”。我們對比一下,個人存款總計63.5萬億,所有的“寶寶”加起來大概是5萬億左右,也就是個人存款的8%左右。本質上“寶寶們”就是一個貨幣基金,貨幣基金基本上就是一個短期資金的運用。因為期限很短,回報也不是很高,現在在4%左右,從金融角度來分析來說,這個是有點偏高了,但這更多是金融的問題而非技術的問題。 P2P是典型的以網路技術為支撐的新產物,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新技術創造了一個過去不存在的服務空間:一種非常小額的民間借貸。其實也不太小額,按照統計資料,從2014年到2017年,P2P貸款餘額從300多億到了1萬多億。我們要仔細分析一下,這創造的是什麼空間?是一個什麼類型的投資?其風險特點是什麼?相應的體系應如何建立? PPP的發展速度很快,從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半年時間投資金額發展到了16萬億。PPP不算新事,但是算一個新潮流。過去二三十年,就有人提出這樣的做法,但是它的問題是,我們需要考慮這是公共服務嗎?因為公共服務,必須是財政可以支撐得起的服務,而你覆蓋的是經濟比較弱的地方,大量在西部地區,這些地方如何負擔得了呢? PPP又引入了私人資本,私人資本是要掙錢的,你能給他們什麼樣的優惠?反過來大眾要接受公共服務,要給私營資本付費,那麼到底付多少合適?什麼樣的項目要付費?我們又可以支撐多少?其實這樣一系列的問題,我們還沒有看到太多的討論。作為一個長遠的體系性政策,討論這些問題是有必要的。 接下來是私募基金。私募基金這幾年發展得也比較快,大概有三類:包括私募證券投資、私募股權投資和私募風險投資。當然最扎眼的還是私募股權投資(PE)和私募風險投資(VC),規模達到了近10萬億。 銀行理財也在迅速增長。2003年只有5000億,現在發展到了接近30萬億。那麼銀行理財到底是什麼?從銀行理財資本配置來看,近50%是債券,還有17%是所謂非標準化產品,17%是存款,還有百分之十幾是貨幣市場工具。其實針對非標產品,現在政府也在大力治理,其中最有嫌疑的是影子銀行,但其發展規模確實相當可觀。 這樣一個大的金融系統,其風險我只能簡單提示一下。當有一些系統階段性問題出現的時候,系統自身風險要首先考慮。還有操作風險也要考慮,包括經常聽說某個銀行網上資訊被某個駭客偷走了,還有飛單、假單的問題。因此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操作風險,新的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潛在風險也很大。 這麼多的資產,或者說這麼多的負債,它大致和經濟的關係是怎樣的呢?這就涉及到GDP和M2的比例。貨幣總量,整個銀行體系從所有存款者手中拿到的錢,與GDP相比,它遠遠快於GDP的速度,差不多是它的兩倍。 貨幣增長是實體增長的兩倍,這顯然是有問題的。而儲備貨幣在銀行一系列的操作上不斷在系統性上升。這當中我們就看到了短期流動性操作,各種投放和回籠,顯然是以投放為主,不然基礎貨幣也不會從2000年的4萬億到現在增長為30萬億。SLF(常備借貸便利),PSL(抵押補充貸款),MLF(中期借貸便利),各種便利,各種逆回購實質就是增加貨幣供應量。 我們再看企業債務,企業每年經營收入的現金扣掉要付的現金成本,包括水電、房租、採購成本等,剩下的淨現金餘額,跟當年付息還本要花的錢之間的比例。如果沒有負債,這個數字應該是0,大於1就是出了問題。企業掙的錢還不及還本付息的,那還怎麼運營? 有時候大家過多談虛和實,實際上經濟和金融學上並沒有虛和實的概念。你說搬運工好像是實體經濟,但在電腦上打字也是實體服務。飯館服務員是實體服務,難道銀行辦業務的人就不算是實體服務嗎?銀行其實一點也不虛,它本來是提供資金融通服務的機構,融通服務最終也是需要賺錢的。 因此,企業只有盈虧之分,沒有虛實之分。最重要的問題,聚焦於這個企業到底賺不賺錢。如果看樣子好像是不大像賺錢的樣子,甚至無法支撐自己的債務,也無法支撐業務擴展和必要的系統性投資,這個問題不解決,片面的講金融創新再怎麼也於事無補。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