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反併吞遊行凸顯執政失敗兩岸失控

民進黨日前在高雄舉行「反併吞護台灣」遊行,同一時間,喜樂島聯盟則在台北舉辦「反併吞正名公投」活動。表面上是南北呼應,實際上則是雙方較勁,非但顯示綠營內鬥,也預見民進黨年底的敗選。

由民視董事長郭倍宏發起的喜樂島聯盟,是以「落實主權在民的民主政治,透過『獨立公投、正名入聯』的方式,使台灣在國際社會成為正常化國家」為目標。其主要成員雖是高俊明、彭明敏、吳澧培、康寧祥等獨派大老,但李登輝、陳水扁、呂秀蓮、張俊雄、游錫堃等綠營重量級政治人物都公開支持,又有時代力量及社民黨等年輕世代參與,無異是獨派大聯盟。

不過,喜樂島聯盟成立以來,與民進黨的關係就十分緊張,主要原因是,喜樂島聯盟認為國際局勢對台灣有利,今後一、兩年是進行台獨公投最好時機;而民進黨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不敢貿然推動台獨公投,以免引起中國大陸強烈反制動作;再加上民進黨執政後,標榜「維持現狀」,獨派及深綠團體嘖有煩言,喜樂島聯盟不僅順勢整合獨派勢力,也援引各有所圖的綠營政客,像是李登輝和陳水扁等,儼然與民進黨分庭抗禮;而民進黨政府雖忌憚喜樂島聯盟的盲動躁進,卻擔心得罪獨派選民,使選情更加雪上加霜,在既想切割又有所顧慮的情況下,始終不敢對喜樂島聯盟真正下重手。

上月下旬,民進黨中常會雖以喜樂島活動存有「舉辦時間不適宜、活動地點不恰當、訴求將使選戰失焦」為由,決議禁止黨公職及候選人參加或參與動員喜樂島聯盟舉行的「全民公投反併吞」群眾聚會;但蔡英文又同時裁示,要另組小組,與喜樂島聯盟共同向國際宣示維護台灣主權獨立,力抗中國併吞的決心,就顯示民進黨進退兩難的窘境。

民進黨在高雄舉辦「反併吞、護台灣、反介入、顧高雄」活動,同樣也反映這種心態。民進黨既反對喜樂島的活動,又在同一天辦一場性質幾乎完全相同的活動,其目的不只是要幫岌岌可危的陳其邁拉抬選情,更是要穩定獨派選民的情緒,儘量減低喜樂島聯盟的衝擊,所以根本不是南北呼應,而是相互較勁。

從場面看,無論民進黨或是喜樂島聯盟的場子,最多都不到一萬人,非但遠遠不及二00四的「牽手護台灣」,就是和事前宣布的預期人數相較,也差很多。這固然是民進黨並未積極動員所致,但也間接證明綠營選民的向心力減弱,更反映獨派勢力的式微。

    事實上,八月中旬,陸委會委託政大選研中心的最新民調顯示,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獨立」的民眾有13.6%,主張「維持現狀以後統一」的則有12.6% ;另外,4.5%民眾認為應該「盡快統一」,4.1%的民眾主張「盡快宣布獨立」;這是此項民調執行二十三年以來,「盡快統一」首度超越「盡快宣布獨立」。

一個月後,聯合報所做的民調發現,主張「緩統」和「急統」的比例較去年各增加1%到2%,合計比例為23%,是2010年以來歷次調查新高。同一天,綠營色彩濃厚的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發現,期盼「未來兩岸統一」的人從一成五躍升到兩成六;期望「未來台灣要獨立」的人則從五成一銳減到三成六;而且從1991年來,支持「兩岸統一」的比率首次超越「維持現狀」。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就坦承這是「統派支持者的一次大躍進」。

這些數據雖然不盡相同,但都證明無論官方或是民間、偏藍或是偏綠所做民調,都顯示支持統一的人確實越來越多,而支持台獨的人卻不斷減少。這固然是民進黨的危機,卻也是台灣的轉機。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民進黨在高雄辦的活動,蔡英文和賴清德都沒有到場,才從高雄市長卸任不久的陳菊,也沒有在遊行中亮相,三巨頭如此罕見的同時缺席,顯然是有意為之。其目的在營造民進黨高層並不樂見激進路線,藉以爭取中間選民;但這種「小綠唱黑臉,大綠唱白臉」的作法,中間選民早已司空見慣,還會受騙的少之又少。

總之,這兩場舊調重彈的活動,既不足打動一般民心,也未能重振綠營士氣,更無法扭轉整體選情,充分暴露民進黨施政失敗、兩岸失控的窘態。可以斷言,年底選戰民進黨必然敗選。

【大華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