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社評--新南向再成功也難補兩岸惡化衝擊

交通部民航局日前透露,配合新南向政策,正積極提升新南向國家航班密度,預計今年底每周飛航五百五十班的目標,在本月底就可以順利達成;相對的,由於陸客大幅縮減,兩岸航班持續減少,明年春節加班機可能創兩岸通航後最少紀錄。兩相對照,究竟得失如何?自然值得探究。 根據民航局說法,政府鎖定的新南向國家,包括澳洲、紐西蘭及東南亞、南亞,共有十八個;其中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汶萊及澳洲、紐西蘭,都簽有不限客貨運航班的雙邊通航協定,越南、菲律賓部分航點有航班限制外,大部分航點也不限航班。目前新南向國家每周已飛航五百班,再加航空公司增闢高雄—曼谷、吉隆坡、河內及台中—曼谷等航線,預計本月底就可順利達成每周飛航五百五十班的目標。 乍看起來,這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不過看到兩岸航班的消息,又令人不得不憂心忡忡。目前兩岸每周可以飛航八百九十班,由於不少航點屬於大陸二、三線城市,台商不多,陸客也有限,所以從未達到限額;馬英九總統時代曾經每周飛航七百五十多班,但蔡英文上任之後,兩岸航班日漸減少,現在每周只飛航五百七十一班。考量民眾及航空公司需求,春節期間加班機總量並未限制,民航局正規劃十一月中旬與對岸協商加班機班次,一旦春節假期陸客再不明顯增多,明年春節加班機可能就會創兩岸通航以來最少紀錄。 平心而論,如果新南向國家航班增加的收益,能夠彌補兩岸航班減少的損失,台灣當然不需要擔心。問題是,事情真是如此嗎? 根據觀光局的統計,自從蔡英文上任到今年四月,民進黨政府力推的新南向政策國家來台旅客數確實大幅增加。一年來共計九六點一萬人次,同比增加三十點二萬人次,成長將近五成,有些國家甚至增加一倍;以平均每人每天消費一七0美元,平均停留五天計算,一年共增加了七七點三億元台幣的觀光收入。這個數字似乎相當可觀! 然而,同一期間,來台的陸客人數僅有二八七點四萬人次,同比大減一四五點六萬人次,減幅超過超過三成三;以平均每人每日消費金額二二七點五八美元,平均停留七天計算,這一年航空、飯店、餐飲、免稅店、遊覽車、大賣場、夜市、攤販等行業,總共流失了七百點四億元的觀光收益。 換言之,就算新南向國家來台觀光人數增加五成,因為陸客減少三成三,一年來台灣就少了六二三億元的觀光收入。究竟是得多於失?還是失多於得?難道還不清楚嗎? 就以觀光客必逛的夜市為例,高雄六合夜市在陸客鼎盛時期,每天有上百輛遊覽車,現在只剩不到三十輛;瑞豐夜市業績砍掉六成;原本看好陸客市場而興建的全台最大夜市金鑽、凱旋夜市,前者已經收攤,後者則從七百多攤暴減至二十攤,生意掉了九成;就算去年全台的夜市繳稅冠軍逢甲夜市,也不敵陸客驟減的衝擊,業績平均下滑三成。 這些數據在在顯示,無論新南向政策再成功,都彌補不了兩岸關係惡化的損失,不管航班、觀光、經濟,都是如此,政治當然更不例外;對台灣來說,新南向範圍所及十八個國家加起來的影響力,還比不上中國大陸,民進黨政府還要負隅頑抗嗎? 【中央網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