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亞君》重新認識「貧窮」存在的形式

朱亞君》重新認識「貧窮」存在的形式
朱亞君》重新認識「貧窮」存在的形式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大學一畢業,便負債二十年的學貸女孩;深夜拖著行李箱,茫然無依的漂流少女;半坪小窩,蝸居逾兩年,母女三人同為網咖難民;單親媽媽最後的生存希望,是附設免費托兒的酒店⋯⋯

這個社會,給了她們什麼樣的明天?

「我哪裡還有什麼理想啊⋯⋯」——一個19歲女孩的心聲。(父歿、母病,她打零工養活一家四口,借貸上學⋯⋯)

《女性貧困:負貸、漂流、未婚單親,陷入惡性循環的貧困女子》

缺乏家庭支持、缺少穩定工作、缺席的社會支援,她們在人生起點就被剝奪了希望。

「貧困」,不僅是沒有錢,更是指壓榨、漠視、孤立,以及教育、資訊等各項資源的匱乏——她們身處社會底層,儘管奮力掙扎,仍難以脫困。

這些女性,可能化妝精緻,或是穿著普通學生服,不符一般對於貧窮的想像,但其實光是最低限度地「正常」活著,便耗盡力氣。然而,她們的聲音被僵固高牆隔絕,外界聽不到,便不去看見。

十六歲的漂流少女:「能活到三十歲就知足了。」(遭繼父性虐待,離家後,以援交為生。)

十九歲的網咖難民女孩:「無論對人生還是社會,我早已什麼也不期待了。」(母親離婚後崩潰,靠她打工養家,和同樣中輟的妹妹一天只吃一餐,寄居網咖。)

二十七歲的八大女子:「店裡的人和客人,像家人一樣地關心我。」(國中畢業後離家,與再婚的母親從此失聯。)

四十歲的單親媽媽:「我只能拿比自己慘的人來自我安慰。」(離開了家暴丈夫,獨力扶養兩個孩子,英語能力強,卻只找得到約聘工作。)

日本平均每三名單身女性,就有一人深陷貧困。而在臺灣,女性戶長的「家戶貧窮率」高於男性戶長,女性的平均薪資卻只有男性的八成六。

這是沒有終點的惡性連鎖:家庭關係斷裂、社會資源潰敗、穩定工作無望,年輕的單親媽媽孤立無援,或是投靠更邊緣的性產業;而她們的小孩長大之後,又繼承新的貧困家庭⋯⋯

我們真的可以將所有責任都推卸給這些默默努力的人嗎?20位重量發聲,齊心推薦——別以為「與我無關」,社會是相通相連的。

作者為寶瓶文化社長兼總編輯

照片來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見作者臉書,經授權刊載。

●專欄文章,不代表i-Media 愛傳媒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