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團年度音樂會《一起,一起》 7位後生團員領銜演出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朱宗慶打擊樂團2020年度音樂會《一起,一起》,10月24日將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由戴含芝、蔡孟孜、彭瀞瑩、陳妍臻、廖為治、高瀚諺、李翠芸等7位1986年(該年樂團成立)後出生的團員領銜演出,以不同編制的合奏曲目,展現跨越整合30年間世代演奏家,成熟仍見新潮的里程碑意念,看見打擊樂多元而又精緻的樣貌。

這場音樂會演出曲目精彩多元,格雷格.西門作品《蛇油》,靈感來自於鴉片藥物濫用事件,作曲家以18世紀的江湖郎中將「蛇油」吹捧為可以治百病的萬靈丹一事命名,暗諷醫療界中充滿掠奪性的一面。

安迪.漢斯伯格作品《黑暗過客》,節奏緊迫且充滿往前走的集體感,開頭透過層次分明的樂段交織出主軸,同時運用各式打擊樂器展現出豐富的音色變化,而在音樂思維不斷變動的過程中,創造出一種舞動的效果。

喬治.蓋希文作品《藍色狂想曲》是雅俗共賞的跨界之作,該曲以爵士元素(如:切分節奏、藍調音階)融合古典曲式為創作基礎,首演後大獲好評,更一舉成為美國最受歡迎的音樂會曲目之一。

安迪.秋保作品《四柱》,用意想不到的方式演奏熟知的樂器,靈感來自於日本的七福神,全曲由七個樂章組成,其中最出名的特色是以意想不到的介質敲擊廣為人知的樂器,打造出全新感受的音色體驗。

湯馬斯.高林斯基作品《繭縛》,用音樂呈現人類社交模式的改變,該曲想要傳達的是現代人使用社交平台進行互動,但這些平台具有限縮與延伸的特性,將逐步改變人類的互動模式,不禁令人感到悵然。

維克多.拉博塞塔作品《歸鄉情》,帶出引頸期盼後返鄉的感動,此曲給人的感受就彷彿是將手指蘸入油漆後,把所有的顏色塗抹在空白的畫架上,經由不斷重複的八小節旋律演奏後,色彩也逐漸淡化為透明。

朱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趁著疫情,檢視思考體質的調整,以一團來說,團員之間的年齡落差可達二、三十歲,且平常還是師生或前後輩的關係,站上舞台就是一個團的形象,每位團員都要能夠代表樂團,2021年樂團成立35週年,一團團內將不再做資深、中生、新生代的區分,希望大家都是能承攬大局的中堅分子。

《一起,一起》音樂會由戴含芝、蔡孟孜、彭瀞瑩、陳妍臻、廖為治、高瀚諺、李翠芸等7位後生團員領銜。(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一起,一起》音樂會10月24日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朱宗慶打擊樂團成員各個技高一籌,也兼具顏質。(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