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回鍋KMT主席,卻得票未過半!如何扛下國民黨「三大難題」?

朱立倫當選國民黨主席,但得票率不到4成6,是國民黨主席直選以來首位「得票未過半」的黨主席。他如何整合黨內分歧、解決眼前的三大難題,讓這個百年大黨重返2024執政之路?

今(25)日的國民黨主席選舉,整體投票數約18.8萬票、估計投票率約49%。當選的朱立倫衝破8.5萬票、得票率約45.78%,寫下國民黨主席直選以來首位得票未過半的紀錄。

第二名的張亞中拿到6萬多票、得票率約32.59%;現任主席江啟臣只拿到3.5萬票、得票率18.86%;另一位候選人、前彰化縣長卓伯源則獲得5133票,得票率僅2.76%。

江啟臣也於晚間六點半左右承認敗選、率領一級黨務主管於今日總辭,並指定國民黨副秘書長李彥秀成立交接小組,於9月底前完成交接。任期短短17個月的江啟臣,也恭喜朱立倫當選新任主席。

這場主席選舉,竄起一號人物──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甚至有人稱「張亞中不管輸贏,都是贏家!」

張亞中竟然能打敗現任主席江啟臣,得票率距離當選的朱立倫也不遠,跌破各界眼鏡。為何原本知名度不高的張亞中,突然聲量大漲、氣勢一度壓過政壇資歷豐富的朱立倫?

先從張亞中帶來的「亡黨感」談起。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尋求連任失利。張智傑攝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尋求連任失利。張智傑攝影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尋求連任失利。張智傑攝影

張亞中帶來「亡黨感」?

本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大概是過去習慣於選戰中使用「中華民國要滅亡了!」此等論述攻擊民進黨的國民黨大老們,第一次對「國民黨要滅亡了!」有如此具體的感受。

在投票日前的最後這一個星期,朱立倫前往拜會國民黨立院黨團,在38位藍委中,便有多達29位出席表示力挺,其中不乏蔣萬安、費鴻泰、賴仕葆等黨內重量級的立委。

他們願意在選前這樣選邊站,正是因為這場選戰的焦點,已經從該如何選出適合國民黨的主席,變成該如何面對「張亞中旋風」所吹起的一股「亡黨感」。

不只是外界,內部自家人攻擊張亞中是「紅統」「當選主席會亡黨」也不少,儘管他本人屢次否認,甚至向國民黨選監會自請調查,始終說不清、也洗刷不了這頂紅通通的大帽子。

為什麼是張亞中吹起這股亡黨感的旋風?

這正是諷刺之處:張亞中敢於提出兩岸如何締造和平的終極論述,清晰而不模糊,反而讓不少主張「和中」「親中」的國民黨員相當有感,使得張亞中在幾次民調的結果中、領先其他三位主席候選人。

張亞中。圖截自國民黨政見說明會影片
張亞中。圖截自國民黨政見說明會影片

張亞中。圖截自國民黨政見說明會影片

張亞中=誠實版的國民黨?

時代力量立院黨團總召邱顯智認為,張亞中等於是「誠實版」的中國國民黨。

相比過去模糊的兩岸論述、九二共識等名詞,張亞中具體提出了「兩岸和平統合分治理念」「一中三憲」等理論,這些如今在台灣政壇「堪稱毒藥」的終極統一論述,雖引發不少黨員共鳴,卻也引發許多黨內大老的反對。

像是趙少康22日在跟張亞中對談的過程,便質疑張亞中的「兩岸和平備忘錄」是否可行?張亞中就說,「我談不回來就談不回來了嘛!我就下台對你有什麼損失呢?」趙少康便反駁:「不能這樣講啊!你當主席,這樣太不負責任了吧!」

但,如今黨主席選舉已經出爐,不管願不願意承認,在這次黨主席的四年任期內,往後國民黨該怎麼面對接下來的選戰,才是重點。

得票未過半!朱立倫回鍋主席的三大挑戰

本屆國民黨主席任期為四年,到2025年6月為止,中間會經歷幾個重要的選戰,例如今年底12月18日的四大公投、2022年11月的九合一地方大選,以及最重要的,現任總統蔡英文卸任後的2024年初的總統大選。

對於朱立倫來說,擺在他眼前仍有難以忽視的三大挑戰:

一、如何推動「有感」改革?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俞振華認為,過去一年多時間,儘管江啟臣曾致力推動許多改革,但最終結果仍隨著本次黨主席敗選揭曉:多數黨員無感。

「對江啟臣也不盡公平,」俞振華說,一年多黨主席任內,並沒有任何重大選舉,也因此並沒有任何戰功可以凸顯他的改革成效為何,自然難以讓黨員有感。

儘管江啟臣相比過去的黨主席還來得年輕,也試圖在一些議題上向大眾對話,但現今看來,這些作法最終並沒有喚回人民對國民黨的認同與支持。

現今國民黨的政策或論述,邱顯智分析,國民黨並沒有具體提出能夠吸引年輕人的政策,像是針對房價、居住正義、少子化或年輕人困境。

其中,最關鍵的,在於兩岸議題上,過去幾年的國民黨始終無法提出一個具體且有效說服多數選民的論述。對比在本次黨主席選舉過程中,張亞中靠著對兩岸的清晰論述而崛起,可謂是一個明證。

二、如何看待張亞中效應?

張亞中對兩岸議題的直白論述,等同將國民黨過去不敢說的話全部講清楚。

儘管有不少國民黨人士反對,但,張亞中的論述之所以引發許多黨員認同,就在於他對如何締造「兩岸和平」,有著清晰直白的闡述。而張亞中引發的同溫層期待,將是未來國民黨主席在兩岸議題中無可迴避、必須直球對決的課題。

相對地,這又會加深另一層憂慮:國民黨過去堅守的統一立場、和中乃至於親中路線,已和如今台灣主流民意大不同。

邱顯智認為,國民黨長期以來的問題就是跟本土化背道而馳,「誰能帶領國民黨走出這種紅統疑慮,就有可能是明日之星。」

俞振華則解釋,以張亞中的立場而言,在統一議題上可謂是「鴿派」,因為張亞中所強調的像是「一中三憲」,仍是以和對岸對等的情況下所構成,相比於外界所扣上的「紅統化」,是一國二制,處在對岸統治之下的概念不同。

但,張亞中的論述是否可實現?俞振華認為困難重重,「特別是看到香港一國二制失敗的經驗,還要跟中國共產黨和談,這也是困境。」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25)日投票,左起為尋求連任的黨主席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主席朱立倫、前彰化縣長卓伯源,4人角逐國民黨主席。圖片: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25)日投票,左起為尋求連任的黨主席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主席朱立倫、前彰化縣長卓伯源,4人角逐國民黨主席。圖片:國民黨提供

國民黨主席選舉今(25)日投票,左起為尋求連任的黨主席江啟臣、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前主席朱立倫、前彰化縣長卓伯源,4人角逐國民黨主席。圖片:國民黨提供

三、如何帶領國民黨2024重返執政?

國民黨是否能贏得下一次總統大選?這對朱立倫來說已經是老題目,而且他本身曾兩度問鼎總統大位,卻都鎩羽而歸。

俞振華剖析,2022年地方大選的情況來看,國民黨本來就處在順風球的狀態,因為從過去幾次的選舉結果可以感受到,台灣選民在地方層級上,傾向「選人不選黨」,因此現任者只要表現穩妥,就有很強大的連任優勢。

儘管現今看來國民黨2022年縣市長選舉的態勢相當好,但這是否代表2024也會順風?

「我不這麼認為,」俞振華解釋,如今地方選戰跟中央選戰已經有脫鉤的態勢,「反送中、統獨等意識型態會影響總統層級大選,但到地方層級就影響有限。」

也就是說,只要回歸中央層級的選舉,拿出統獨的意識型態,選民便會傾向「選黨不選人」。

而國民黨如今的政治明星,諸如蔣萬安、侯友宜,「都是定義在2022年,不是2024年。」最關鍵仍在國民黨是否能提出新的核心論述,在2024的選戰過程中說服選民埋單。

新北市長侯友宜被看好問鼎大位。張智傑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被看好問鼎大位。張智傑攝影

新北市長侯友宜被看好問鼎大位。張智傑攝影

邱顯智強調,新任國民黨主席該注意的重點,其實並不是年底的公投或地方選舉,「而是在於國民黨能否向中間靠攏,捍衛本土政權。」倘若他們願意,那不論是大小選舉,國民黨當然都還有機會勝出。

身為首度得票未過半的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如何弭平選舉過程中、黨內的齟齬?各界都在看。

其實,朱立倫已是政治老手、也曾擔任國民黨主席,然而此次回鍋對他來說卻還是挑戰重重,因為民心變了。而他的第一個大考就是年底公投戰,朱立倫能整合黨內分歧的時間並不算多。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