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華集團主席李兆佳 捐百萬建庇護所
與其讓金錢鎖在保險箱,不如行善濟世。李興華集團主席兼總裁李兆佳(David Lee)和妻子Katherine李捐贈100萬美元給公益組織「希望之門」(Door of Hope),幫助在巴沙迪那打造第五個遊民庇護所。為此,該庇護所被命名為李兆佳夫婦之家「The David and Katherine Lee Home」,2026年中期竣工後將為20個家庭提供臨時住宿。
奠基儀式6日在巴沙迪那舉辦,洛杉磯縣政委員巴格(Kathryn Barger)和聯邦眾議員趙美心等官員共襄盛舉。李兆佳表示,他向該計畫捐款,因為該組織有成功記錄,且87%項目參與者從該計畫畢業五年後都不再無家可歸。 正因如此,他想繼續支持這個組織,讓其永續下去。他不希望錢只是放在保險箱裡,應該讓錢流動起來,且流向善舉,這樣善意才能循環積累變得更大。雖然他們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能做到一些。希望有一天,社區將不再有兒童無家可歸。
這處位於北Marengo大道724號的獨立屋原所屬於牧師Andy Bales,他過去數十年一直堅定捍衛以基督教為中心治療無家可歸者的護理康復模式。在他遷往愛荷華州前,以折扣價將這棟房子賣給了「希望之門」,將改造成一個過渡性居住庇護所。
屆時這裡將改造並擴建1萬多呎,變成可供20戶住家的場所。每個家庭都有獨立洗手間、臥室和廚房區域,大家共用客廳和餐廳。單親媽媽Renee將成為這裡的居民,她很高興自己終於能有一個穩定住所,且還在高檔社區巴沙迪那,女兒因此變得自信,也能在巴沙迪那學區就讀。
「希望之門」CEO Megan Katerjian表示,感謝李兆佳夫婦、巴沙迪那市府及許多其他主要捐助者等合作夥伴的慷慨解囊。2024年巴沙迪那有超過7萬5000人無家可歸,無家可歸的家庭人數增加46%,因此迫切需要更多的庇護所和預防服務。「希望之門」過去30多年致力於幫助和解決遊民問題,希望通過固定的住所幫助這些無家可歸者得到身心治愈。每個庇護所因為空間有限,有很多家庭都在等待名單上,這裡屆時首要幫助該組織的單親媽媽們和其他在面試後確定可入住的人。
聯邦眾議員趙美心表示,她認識李兆佳30多年,他一直都熱心公益回饋社區,這次他資助建設庇護所幫助無家可歸的人,實在令人感動和自豪。巴格也為庇護所提供25萬元的資助,她表示,庇護所將成為家庭重建生活的避難所,不僅提供住房還包括整體計畫,如病例管理、心理健康服務、生活技能課程和兒童活動等,希望未來不僅僅在巴沙迪那,在洛縣更多地方都能有類似的庇護所。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美中關係緊張 海關嚴查華人 業者提醒準備相關資料
降落新墨州…波音星際飛機成功返地球 終結8個月超糗任務
重用孫雯不當 霍楚、葛謨互相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