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約榮格──當我們冒險在臺灣推動冒險治療

4月主企4冒險治療篇

杜威約榮格──當我們冒險在臺灣推動冒險治療
杜威約榮格──當我們冒險在臺灣推動冒險治療

撰文‧照片提供/陳俊霖

「如果你沒發生外在的冒險旅程,那麼你的內在也不會經歷冒險之旅。」──卡爾.榮格

頂著七月的炎日,幾位心理師、社工師滿頭大汗踩著腳踏車,奮力騎了幾公里上坡路,終於來到玉長公路最高點。再穿過隧道,接著是一大段暢快但更要小心的下坡。腳踏車以時速40公里順著坡衝去,一面俯拾滿眼的藍,那是碧藍的太平洋和蔚藍的艷陽天。即便接下來海岸公路的景象如此令人心曠神怡,在火辣的驕陽和晒出海市蜃樓的公路上下夾烤下,他們還是得再騎上幾十公里,以趕往旅店參加心靈課程。

緣起

幾些年前,社工界的吳就君和曾麗娟兩位老師在長安城騎著自行車,聊到也許該在臺灣辦一場帶心理工作者騎腳踏車的旅程。於是,被大家稱為「娟姐」的曾麗娟老師,便找了國內大力將體驗教育往冒險治療推動,人稱「小謀老師」的謝智謀教授,認真商量起辦理冒險治療工作坊的可能性。

小謀老師是個不諱言自己曾混跡黑道,從流氓變博士的教授,2006年領導創立「亞洲體驗教育學會AAEE」,引進體驗教育用行動創造經驗與反思的精神。他自己從青少年的荒唐,到後來改過自新的轉折,讓他更有熱忱把體驗教育和青少年輔導工作結合成冒險治療。因此從創會之始,冒險治療就一直是亞洲體驗教育學會關注的主題之一。這個模式對臺灣的心理衛生圈而言,原是個遙遠陌生的概念,但小謀老師的演講總讓人熱血沸騰,幾年下來,慢慢吸引一些心理專業工作者,包括時已資深的娟姐和林杏足老師等人,2014年一起成立臺灣冒險治療專業社群(TTAPG),冒險在臺灣推動冒險治療。

2015年,TTAPG規劃出第一次結合戶外挑戰行程和室內心理課程,為期五天四夜的單車冒險治療工作坊。小謀老師在體驗教育圈原就有豐厚的戶外活動資源,TTAPG則讓心理衛生專業齊聚一堂,來自社工的娟姐、黃韻如、虞立莉,諮商的林杏足,還有已在結合冒險與心理工作的臨床心理師徐堅璽,與從醫療轉入的精神科醫師我,不同的專業背景,為了共同的夢想攜手合作。但也因為國內制度尚不適合直接辦理針對個案或病患的戶外治療,大家決定從給專業人員研習的體驗工作坊開始,於是第一屆的「杜威約榮格.花東單車遊」就此誕生。

杜威與冒險

美國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John Dewey)一向是體驗教育圈的精神依歸。規劃一個在合理控管風險下,創造挑戰的冒險經驗,以便促進參與者觀察歷程、產生反思,進而概念化所思所得,繼續回應到後續的實作上,是體驗教育強調的精神。現行常用的冒險活動有登山、攀岩、溯溪等,團隊則選擇在花東騎乘腳踏車的方式,期讓通常不熟悉戶外活動的心理衛生工作者容易開始參與。一般騎乘單車每日行程大多在一百公里以上,這個工作坊則把全日行程控制在五、六十公里以內,留下半天進行心理課程。即使如此,幾段公路的大上坡,以及夏天花東的烈日,對於習於室內會談的心理人而言,已是極為突破舒適圈的磨練。

夏天的臺灣還不乏颱風造訪。第一年出發前,就遇上蘇迪勒颱風警報。小謀老師評估後決定如期進行,倒是幾位心理人還不太習慣。行程中,颱風來襲。狂風暴雨中,眾人調整行程,先待在室內上課、進行團體活動;暴風過後,眾人再頂著外圍環流的風雨騎行,這一切的波折,反而讓彼此的心靈距離更加貼近。曾經有一屆更在五天的行程中遇到三個颱風警報。第五年開始,還加上攀樹和獨木舟的行程,有如提供陸海空三維立體的冒險體驗。

榮格與治療

冒險體驗找了杜威代表,治療面向又該找哪位先師當象徵呢?眾多心理學大師多在討論都會型的人類,於是,理論恢宏,把心靈連結到廣大世界的榮格(Carl Gustav Jung)也就成了這個工作坊的另一個象徵人物。事實上,幾位發起的心理工作者,學派各自不同。這些老師在工作坊中一面提供專長的心理課程,一面也用自己熟悉的學門來詮釋這五天的經驗。敘事、薩提爾、家庭動力、人本、生態心理學等學派,都成為理解冒險治療的語言。老師們還同時扮演小隊輔,透過心理團體的模式,陪學員消化每天的經驗。

對許多學員而言,從出發前對體力的擔心,到對換檔上坡的挫折,都是前半段活動常見的議題。而上路後,因為同是心理工作者,有餘力的成員則非常樂於幫助落後者,反而是許多已經習慣幫助別人的心理工作者,不習慣「被幫助」。這些過程,透過每天的團體課程,讓大家有機會看到不同於平常扮演治療師的自己。到了後半段行程,隨著個人技術的改善和小組默契的建立,更艱難的挑戰接踵而至,卻也完成一件件任務,讓每個成員的自我效能感更為提升。相對於治療室內言詞的鼓勵,還有什麼比突破預想不到的難題更療癒自信心呢!

夥伴與旅程

就這樣,杜威約榮格已連續辦理五年,除了人力所難控制的天氣變化之外,每年的行程也有些微修改。第四年開始,邀請到榮格分析師呂旭亞參與,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講述公主走進黑森林的意象。榮格學派常用英雄之旅原型來描繪心靈的個體化歷程,是理解內在心靈成長的重要觀點。而英雄旅途中不同特性朋友的互相陪伴與互補,更是諸如西遊記、綠野仙蹤、魔戒等故事的共同骨幹。

幾年下來,不乏從海外慕名而來的學員,有人原就熟悉單車騎乘,有人則為了挑戰自己而報名。來自小隊成員間的團體動力,正是這場工作坊除了挑戰活動、心理課程之外,極為關鍵的療癒元素之一。有趣的是大概三分之二的夥伴在出發前會擔心自己體力不好,拖累其他人,一旦上路後,即使有一、兩位較為落後的,反而成為全體努力達成任務的催化劑。加上參與者泰半是心理專業人員,團隊氣氛既正向,又可以適度討論過程中的陰暗面:殿後者如何涵容自己的自卑和自責,領先者又如何降伏自己的急躁,每個人又如何在個人和集體之間取得人我的平衡,也成為每日騎程後研習團體動力的養分。

前景與展望

娟姊以六十歲的年齡,即使速度不快,卻始終真誠而熱情地騎在車隊中。許多原本在講臺上自成一家的講師,跟著成員揮汗騎行,都讓年輕一輩的心理工作者備受激勵。五年來,有些成員在海天一色中放鬆心情,有些在完成活動後強化自信。一位護理長原本考慮早點退休,參加後決定留在工作上再努力做些什麼。有成員在職場傾軋中傷痕累累,旅程中重新體會人際的溫暖。第四年籌備期間,滿懷期待的娟姐竟意外在家中猝逝,幾位年年參與的講師們百感交集,每個經過的熟悉角落卻少了曾經同航的身影,那趟行程成為緬懷逝者的療慟之旅。

這或許是我們這群人一直想推動冒險治療最直接的能量來源。許多親身經歷的真實,是語言所難以描繪的感動,真真實實地改變所有經歷過的人。而我們知道透過適當的設計和引導,這些充滿能量的經驗雖未必可以掌控,卻必然出現。治療師的工作,本就不只是提供知性意識上的分析詮釋,還包括在互動間提供客體關係層次的實際體驗,那麼,走出治療室實際提供具有療癒效果的經驗,是否也值得開拓?那其中,有新的風險,但也藏著新的寶藏,體驗教育在歐美發展成諸如冒險治療、荒野治療等心理治療的新模式,臺灣是否也準備好縱身一試呢?

陳俊霖

精神科醫師、榮格分析師、臺灣冒險治療專業社群組員,現致力推動將自然與心靈結合的綠色照護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