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水論 侯友宜不能忘了「大陸地區」

獲得國民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侯友宜,不再只是地方首長,而是動見觀瞻的準國家領導人,也就必須表態自己的政策與立場,其中莫過於攸關台海和平的兩岸路線,讓人民來評判,一位「好好做代誌」的優秀市長會不會是一位依《中華民國憲法》「宣誓」成功的總統。

兩岸路線永遠是總統大選的重中之重,侯友宜最初延續黃年的「杯水論」:「中華民國是杯,台灣是水,杯在水在,杯破水覆」。但黃年是以杯水論提醒蔡英文總統「繞不開中華民國」,若是國民黨要沿用「杯水論」,第一個要釐清的定義是,「中華民國這個杯子,裡面只有台灣這些水嗎?」

侯友宜明確表態「反對台獨」,這是與民進黨的重大區隔,但到目前為止,侯還是迴避「兩岸同屬中華民國」相關論述,這或許是因為選舉考量,也可能是侯友宜內心的真實價值。

身為準國家領導人,侯友宜不見得要服膺國民黨傳統路線,但至少該說明清楚,要把台灣、國民黨及兩岸人民帶向何方!?亦即為什麼他當選總統,能夠改善已經瀕臨擦槍走火的兩岸關係,實現兩岸和平穩定及發展?

當然,侯友宜現在的高支持度,某部分來自於他之前「不那麼國民黨」,這也是侯團隊不足為外人道的苦衷。政治攻防往往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但像侯友宜這樣,能夠制衡民進黨的優秀人才也不應該輕易的耗損。

侯友宜代表國民黨參選總統,並不是說他就應該變得「很國民黨」,一位總統候選人可以選擇立場,但不能沒有立場,當下選民真正冷感且厭惡的,是為了勝選而模稜兩可,見人說人話的政治論述。侯友宜最大的資產,是警察生涯所奠基的「鐵漢形象」,「模糊」與這樣的人設是矛盾、牴觸的。

筆者不只希望侯友宜當選總統,更期待他能做好總統,向馬英九總統請益是好的開始。既然同樣堅持和平,侯友宜理應體會馬總統的用心;難道馬總統不知道「兩岸同屬中華民國」吃力不討好嗎?(如同他的「不統、不獨、不武」),但他念茲在茲,就是要讓兩岸之間搭建和平交流的橋樑,「九二共識、一個中國」也在馬英九今年赴陸的祭祖之旅再度證明可行。

如今,我們知道侯友宜「不要」台獨,但侯友宜「要」什麼,對「中華民國」的內涵是什麼,還沒有答案。如果只說「中華民國、台澎金馬」就是現實,可以與大陸交流,顯然是務虛。其實,按照《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杯水論」應該是:「中華民國是一個很大的杯子,設計上就是要注入兩岸的水,『現在』只裝台灣地區這些水,但還有一部分是空的,等待『大陸地區』的水倒回來」,這不僅能夠維持兩岸和平,也是促進民族復興的務實框架。

和平不是高呼口號,而是必須「兩邊各退一步」,侯友宜的「杯水論」應兼顧北京的立場、大陸人民的感受,也需要符合歷史與憲政事實。除了對現狀的定義,「兩岸統一的前提」也是依憲法宣誓就職的中華民國總統不應該迴避的議題。

既然反對台獨,就沒有理由「反對統一」,問題只在「統一的前提」。侯友宜反對「一國兩制」,筆者完全支持,而「良制一國」要求兩岸統一在兩岸制度精進漸趨一致而人民各自同意的前提,以統一為誘因,讓兩岸有足夠時間求同存異、作制度競爭,保證和平的必然性。這是筆者認為對台灣(和大陸)最有利的和平發展框架,期待侯友宜能夠有相關闡述、做正確的定位!

(作者為台灣人、大陸人、中國人、良制一國的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