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龍出席英王華誕慶祝晚會 (圖)
外交部長林佳龍(右1)19日出席英王華誕慶祝晚會。(外交部提供)
中央社記者吳書緯傳真 114年6月20日
以色列與伊朗交戰一週後,美國已陸續調派3艘航母集結波斯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表示2週內將決定是否對伊朗動武。中東情勢升溫下,《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引述前美國國安會官員說法,指出美國若選擇袖手旁觀、讓伊朗擁有核武,等於向中國傳遞「美國不會保衛台灣」的訊息。對此,白宮19日回應,川普和習近平關係維持尊重且友好,但有不同觀點時,川普也會權衡各方意見。
[Newtalk新聞] 以色列近期對伊朗發起「雄獅崛起」軍事行動,集中打擊伊朗境內的軍事與核設施,試圖削弱伊朗可能為中東地區帶來的威脅。針對以軍此次的軍事行動,部分國家公開表示支持,但也有部分國家呼籲以色列停止以武力推翻伊朗政權的行為,甚至可能有部分國家開始向伊朗提供援助,協助其繼續與以色列對抗。 X 推主「rainbow7852」發布推文指出,針對以軍近期襲擊伊朗一事,新任德國總理弗里德里希.梅爾茨 ( Friedrich Merz ) 在接受德國媒體訪問時表示,伊朗的哈梅內伊政權不只對以色列、猶太人造成威脅,同時也對世界上其他國家造成威脅,「我們都是這個政權的受害者」,認為世界各國應該協助以色列,共同推翻哈梅內伊的統治。 梅爾茨強調,伊朗長期在幕後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哈瑪斯等武裝組織,持續威脅著中東地區的和平,「如果沒有伊朗的支持,以色列就不會在 2023 年 10 月 7 日遭到襲擊」。梅爾茨也進一步補充表示,伊朗在俄烏戰爭開戰後,持續向俄羅斯提供無人機,「不論歐洲或是亞洲國家,我們都正在以某種形式,遭受伊朗的威脅」。 德國總理梅爾茨近期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伊朗的哈梅內伊政權對世界
針對目前全國已有31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進入二階連署階段,其中台北市包含徐巧芯、賴士葆、王鴻薇、李彥秀、羅智強等5位藍委,根據最新民調顯示,除了羅智強在一定會投票的民眾中,反對罷免的比例高於贊成外,其他4人都面臨被罷免成功的危機,對此,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以台北市藍綠結構分析,最後被罷免成功的機會不高。
以色列自上週起展開名為「崛起雄獅行動」(Operation Rising Lion)的空襲,針對伊朗境內核設施、軍事領導層及其他目標發動攻擊與斬首行動,隨後伊朗即展開反擊行動,今有外媒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美國總統川普於17日晚間已在白宮戰情室批准針對伊朗的攻擊計劃、但尚未下達最終命令。對此,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今(19)日在臉書指出,川普決定介入伊朗,這在地......
伊朗、以色列衝突升溫,大國是否著手撤僑引發關注,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18日都鬆口「著手安排撤僑航班」,要幫助美國公民離開以色列,有許多在當地的華人也關注中國撤僑狀況,就爆出有以色列華人向中國使館要求組織撤僑,不料卻得到「等消息」的回覆,讓他急得表示「台灣已經組織撤僑了」。
[Newtalk新聞] 以色列發動「雄獅崛起」(Rising Lion)軍事行動,對伊朗核子、飛彈及軍事設施的核心地帶發動空前襲擊,伊朗也展開反擊。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在自家社群媒體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要求伊朗「無條件投降」,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Ayatollah Khamenei)則透過聲明回覆「伊朗不會屈服」。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戰爭打下去,才知道自己有多脆弱!伊朗看起來是中東拼圖的最後一哩路! 謝金河在臉書發文寫道:「川普今天在他的自媒體寫下『無條件投降』的字眼,沒有多做說明,這似乎意味著伊朗的情勢近尾聲。川普上任以來不斷的揮舞大刀,像對等關稅衝擊很大,但落實的有限,但是川普在中東的使力卻發揮了很大的效果。從5月川普出訪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單是這三個國家承諾投資美國就逾一兆美元,川普承諾要在沙國建立Ai園區及Ai主權基金」。 謝金河指出:「川普在這三個國家都得到前所未有的高規格接待。更特別的是,他在利雅德接見敍利亞的新總統夏拉,這是中國,俄羅斯辛苦經營最久的地方!2023年中國用專機接送阿塞德到杭
另外,美媒指出,伊朗核武級濃縮鈾已不知去向,聯合國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表示,他們已追蹤不到伊朗409公斤濃縮鈾的去向,這些原料足可製造10枚核彈頭。IAEA署長葛羅西18日表示,這批高濃縮鈾如今已去向不明。德黑蘭當局曾警告他,一旦以色列發動攻擊,這批鈾就會被移往他...
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戰爭,雙方持續對峙,美國是否會介入、未來有沒有可能升級核戰,持續受到國際關注。伊朗週四發射飛彈,擊中以色列南部一所主要醫院,特拉維夫(Tel Aviv)的多棟住宅大樓也遭到襲擊,導致240人受傷,並帶來嚴重損害。對此,以色列國防部長卡茲(Israel Katz)譴責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 Ali Khamenei)應遭到「消滅」,並稱軍方「已接獲指示」。
以色列與伊朗衝突至今,伊朗的「全面戰略夥伴」俄羅斯,至今除了總統普丁公開發言表示願意協助居中協調之外,目前還沒有實質的行動。俄羅斯發動侵略烏克蘭行動時,伊朗提供莫斯科無人機,協助俄國打造無人機工廠,不過這次伊朗有難,俄羅斯似乎還沒有打算回報盟友。然而如果伊朗政權真的瓦解,俄羅斯恐怕再痛失一個中東盟友,在區域的影響力越來越薄弱。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NOWnews今日新聞]以色列與伊朗的戰爭來到第七日,伊朗於白天對以色列特拉維夫等城市展開攻勢。不過,以色列軍方指出,已摧毀伊朗數百個發射井,佔比約三分之二。根據半島電視台報導,以色列軍方發言人德弗...
「以伊衝突」邁入第六天,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拒絕無條件投降。而根據美國CBS報導,川普目前正在認真考慮,動用先進武器打擊「福爾多」地下核設施。能搭載「碉堡剋星」鑽地飛彈的B-2轟炸機,已經部署在印度洋。川普警告哈米尼,美國知道他躲在哪?只差要不要動手。
[Newtalk新聞] 中東局勢再度驟然惡化。社群平台X傳聞,伊朗的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傳出於近日與妻子與兒子一同在高速公路車輛中遭炸彈襲擊身亡,初步判斷為伊朗革命衛隊在其試圖出逃時所發動的定向暗殺行動,背後政治動機與內部鬥爭引發外界高度關注。但是,消息傳出不久就被媒體打臉其為假新聞,亞塞拜然《News.AZInternation》證實,艾哈邁迪·內賈德一家的確遭到暗殺,但是他們在暗殺行動中存活下來。 面對伊朗持續升高的對以攻勢,以色列國防軍(IDF)已將德黑蘭一帶的伊朗革命衛隊設施集中區域劃為「平民撤離區」,意味著大規模轟炸可能即將展開。這項戰略調整亦被視為對伊朗近期密集襲擊的直接回應。 伊朗的導彈庫。 圖 : 翻攝自兵器世界觀 根據《以色列時報》報導,在伊朗精神領袖哈梅內衣發表全國講話,稱要「懲罰」以色列後, 18 日夜間,伊朗向以色列發射約 30 枚導彈,其中 29 枚遭成功攔截,僅有一枚落入空地未造成重大傷亡。另有導彈殘骸墜入停車場引發火災,導致 20 輛車輛受損;同時,一枚以軍反導導彈也因系統失控而墜落,顯示高強度交火下風險亦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自新一輪衝突爆發以來,伊朗
以色列與伊朗的軍事對峙持續升溫,在密集交火後,一項被許多軍事觀察家認為至關重要的變數正浮上檯面,伊朗所剩的中程彈道飛彈(MRBM)數量,恐將左右戰局發展。不過,被外認為即將彈盡援絕的伊朗,在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Ali Khamenei)在社群平台x宣告:「戰鬥開始了。 」稍早官媒釋出手撫核彈影片,為以伊戰爭再添變數。
伊朗遭以色列空襲,不但狂射中程飛彈報復,連核彈都亮出來要給世界「驚喜」。前以軍作戰局局長、後備少將齊夫(Israel Ziv)今天(18日)公開警告,若美國不迅速採取行動,以色列恐難對伊朗核設施發動有效攻擊。外媒也披露,以軍防空系統彈藥即將見底,最長僅能再支撐12天。
[NOWnews今日新聞]以色列與伊朗自13日起開戰至今第六天,美國總統川普昨警告伊朗德黑蘭居民立即撤離,以色列駐美大使也表示週四到週五會看到驚喜。伊朗武裝部隊不甘示弱回擊,同樣警告以色列特拉維夫、海...
以色列與伊朗交戰,緊張局勢持續升溫,伊朗官媒今日發布一段「手摸核彈」的短片,預告即將有驚喜發生,畫面中,一隻手輕撫著一枚核彈,右側則出現「也許」2字,警告意味濃厚,與此同時,伊朗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也指出,若美國直接介入以色列軍事行動,伊朗將做出強烈回應。對此,空軍前副司令張延廷表示,伊朗到底有沒有做出核武,相信以色列有無掌握很難說,他進一步,伊郎打這個牌很好......
[Newtalk新聞] 最新報導顯示,伊朗末代王儲禮薩・巴勒維昨日表示,伊朗政權崩潰之際,人民應該群起反抗,且他們已準備好建立一個新的政權。 《猶太新聞》(JNS)昨(17)日報導,流亡在美的伊朗末代王儲禮薩・巴勒維(Reza Pahlavi)聲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正在崩潰,最高領袖哈米尼(Ali Khamenei)正躲在地下,看著局面失去控制。」他說,現在能做的就是推翻整個如夢靨般的政權。他更警告國家部隊及政府官員,不要為了一個崩潰的政權,站在伊朗人民的對立面。 一名專家 @Alex Chen 在 X 上表示,伊朗的前王儲又「出來刷存在感了,」「他們一直希望人民拒絕神權統治,並採取君主立憲制,好讓『王儲』一詞可以實至名歸。」他分析道,雖然哈米尼的教士集團岌岌可危,但巴勒維王朝也不見得能夠成功復辟。尤其伊朗是以波斯人為主的國家,少數民族則是亞塞拜然人,也正是教士集團的主要組成。 伊朗 1978-1979 年發生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勒維王朝後,便於同年 12 月建立了「最高領袖(rahbar-e mo'azzam-e)」制度,成為伊朗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