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富士研究小歷史 學者彭明輝:貼近台灣社會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4日電)曾編撰國立編譯館版本「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的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林富士22日辭世,政大教授彭明輝今天說,林富士研究貼近台灣社會,能把小歷史做成大歷史,厥功甚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昨天公告,特聘研究員林富士於22日辭世,享壽61歲。林富士1960年出生,台灣雲林人,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 )博士,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林富士最廣為人知的事蹟,是曾經與彭明輝共同編撰國立編譯館版本「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內容大幅提升國民中學教育中介紹台灣史的比重。得知林富士辭世,彭明輝在臉書上發文悼念。

彭明輝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指出,他與林富士相識很早,因此就像是兄弟一樣,林富士研究廣泛,從漢代的巫者研究、中古時期道教研究,到台灣乩童、公廟文化信仰研究等,林富士把庶民生活的事務做為研究對象,把小歷史做成大歷史、強調民間力量及民間文化。

彭明輝也提到,林富士除了研究廣泛外,也是台灣農村文化調查計畫主要主持人、國科會及科技部數位典藏計畫主要主持人,不僅開啟台灣數位典藏的風氣,同時也是數位文化中重要推手。

「認識臺灣(社會篇)」教科書起初由中央研究院院士杜正勝找林富士及彭明輝共同編撰,但出版後卻引起社會統獨爭論,曾有立委批評內容過於親日,使得當時編撰教科書的學者,無不被貼上標籤。

彭明輝回憶,當時他與林富士一個是副教授、一個是副研究員,兩人僅30多歲就遭受學術界長輩排山倒海的壓力,後續只要遇到課綱議題,兩人與杜正勝的名字都會屢次被提起,但他與林富士當初接下這份工作也單純只是為了寫好教科書。

事隔多年,彭明輝後來曾被問及,若知道編教科書會有這樣的爭議,是否還會接下任務。彭明輝表示,一個人一生都不一定會遇到一個歷史事件,身為一個歷史工作者,如果知道會變成歷史事件,一定會去參與,後來與林富士談到此問題,林富士也深有同感,「即便粉身碎骨也會去做」。

彭明輝表示,當年的爭議現在在社會上有不同的評論,雖然當初編撰的教科書使用的年數不長,但仍建構了新一代年輕人對台灣的認同感、對土地的關懷,「這雖是意外收穫,但至少是對的事情」。(編輯:管中維)110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