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 中研院2名學者受邀

▲第73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中研院學者施緹亞(Septia Kholimatussadiah)、張庭瑞(右)受邀出席。(合成圖/中研院提供)
▲第73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中研院學者施緹亞(Septia Kholimatussadiah)、張庭瑞(右)受邀出席。(合成圖/中研院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第73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6月30日至7月5日舉行,今年共有來自全球600名年輕科學家,與近40名諾貝爾獎得主對談交流,中央研究院也有2名年輕學者獲選出席,包括國際研究生學程(TIGP)奈米學程博士生張庭瑞、施緹亞(Septia Kholimatussadiah),將在會中針對物理學深入探討。

中研院指出,本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聚焦探討包含量子物理、量子科技、物理學作為基礎的能源挑戰及其解決方案,還有人工智慧在物理學的應用,大會也有邀請202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安妮呂利耶(Anne L'Huillier)到場攜手年輕學者對談。

張庭瑞表示,非常期待能與不同世代、文化、教育背景的優秀科學家交流,互相腦力激盪得出對於未來科學界的想像與火花。

施緹亞指出,希望能向與會的諾貝爾獎得主和優秀科學家看齊,並將學習的知識帶回台灣分享年輕學子,讓更多人愛上科學。

中研院說明,2017年與林島委員會及林島基金會簽署合作備忘錄,成為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的學術合作機構,而其專為傑出年輕科學家舉辦,旨在激勵、啟發年輕學者,促進諾貝爾獎得主們和年輕科學家之間的知識、觀念與經驗廣泛交流。

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自從1951年創辦以來,秉持輕鬆表達、自由對話的核心價值,成為不同世代之間廣泛、非正式的意見交流平台,每年一次的集會更是促進了不同世代、文化與專業領域科學家們交流的最佳機會。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中研院揭曉首屆「中研學者」名單!4人入選、年獲最高800萬研究費
教育部合作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每年獎助5名赴美讀博台生
助力海洋生態永續 台科大學生造環保消波塊獲金點新秀雙料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