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萎病摧毀突尼西亞海綿 漁民生計飽受威脅

枯萎病摧毀突尼西亞海綿 漁民生計飽受威脅

2019年12月26日 上稿編輯: 許芷榕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今日阿爾及利亞和突尼西亞國境邊界上曾有一個15世紀留下的石碑,上面記錄了各種行經此處的貿易商品應徵收的稅款,包括棗子、穀物和海綿。

突尼西亞今日仍在採收海綿。從克肯納群島(Kerkennah Islands)和南部漁鎮扎爾吉斯(Zarzis)出發,當地海綿漁民從有紀錄以來就一直以這種高風險的貿易活動維生。

然而,有種神祕的枯萎病爆發,摧毀大量的海綿,迫使突尼西亞漁民必須到更深處、冒著更大的風險採收海綿。

船長藍達尼(Kamel Ramdani)和莫森(Khessi Mohsen)在扎爾吉斯捕魚學校一間空教室裡,向記者描述潛水採海綿有多危險。

藍達尼透過口譯表示:「只要犯一個錯誤,像是上升太快,可能就得坐輪椅。最近的醫院(可以治療減壓病的醫院)在突尼斯,距離扎爾齊斯340英里。」

採收時,漁民一般潛水深度為50公尺,除了從船上用細管送空氣這種危險的方法外,沒有其他任何空氣來源,事故司空見慣,死亡人數不明。依深度的不同,潛水員會在水下花費一到三個小時,用船員拖著的籃子將漁獲送到船上。

「潛水員的耳朵會受傷,如果護目鏡有問題,眼睛也會受傷,」莫森說,「有時候會因氮醉而拔下面鏡,也可能被氣管纏住。有時候則是太累了。」

現在,有些船上有昂貴的減壓室,雖然事故仍會發生,但至少有助於加速工作並降低風險。

藍達尼和莫森談到他們的祖父如何搭著小船,用玻璃底的小水桶和魚叉採海綿,在長滿海草的海床上尋找海綿,今天克肯納群島附近的淺水區仍用這個方法採集海綿。

但扎爾齊斯靠近海岸線一帶已經沒有海綿了。幾十年來的海綿採收場,也就是稍微往外海方向的海域,現在受到枯萎病的威脅。

因此藍達尼和莫森出海一次就要花上好幾週,隨著收穫量減少,必須前往更深、更危險的水域。有些船甚至因此抵達義大利蘭佩杜薩島。兩人都認為這為他們的家庭帶來壓力,但也沒辦法。

莫森描述他如何在蘭達尼的船上和他的船員從日出工作到日落,在甲板上睡覺,只有鎖在船尾減壓艙減壓時才能真正休息。

莫森說:「扎爾齊斯過去大約有50艘海綿船,現在只有12艘。」隨著越來越多海綿得到枯萎病,許多海綿船隊被迫改行,加入港口營運的漁船隊。

2017年,有17噸海綿在突尼西亞上岸,2018年減少到只有6噸,今年9月又略為恢復到9噸。

這種消滅突尼西亞海綿的疾病仍然是一個謎團。「我們對這種病一無所知,」莫森說,「可能是來自加布斯灣的污染,報導說每天有1萬3,000噸工業污染物釋放到海裡,可能是氣候變遷使海水變熱。我們不懂。」

突尼西亞國家海洋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穆塔法(Karim Ben Mustapha)同樣感到困惑。該研究所有先進的科學工具,但海綿的生態習性複雜,特別仰賴在地的生態系狀況,又是海洋濾食動物,很容易受到各種疾病的侵襲。

這不是海綿第一次得到類似疾病。穆塔法說:「1986年至1987年間,類似的疾病遍布整個地中海,破壞了很多海綿採收區,接著開始恢復。」雖然有前例可循,但這次的爆發有其格外令人擔憂之處。穆塔法說:「這次的病不一樣。只有突尼西亞才有紀錄。」

根據藍達尼的觀察,在40公尺深處的海綿不受疾病影響,因此穆塔法認為枯萎病的成因是地域性的特定因素。「通常,在大約20或30公尺處會有一個溫躍層,可以保護更深處的水免受地表的熱影響。溫躍層要是消失,麻煩就大了。」穆塔法說,要確定為什麼溫躍層消失並不容易。「我無法說該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污染還是全球暖化。我認為兩種因素都有。」

不過並不是完全沒有希望。海綿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形式,適應了冰河時期,並撐過前一場大病。藍達尼已經在訓練他七歲的兒子採海綿,未來還很難說。 參考資料

- 英國衛報(2019年12月20日),Tunisian fishermen driven to perilous depths by mystery sea sponge b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