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影言》互動電影新體驗 黑鏡決定人生

作者 柿子 報導

在高速網路的技術下,串流影音成為全新的娛樂體驗,但「電影」這回事,畢竟大銀幕的震撼就是不一樣,電視或電腦螢幕再大,總有那麼一點不對勁。偏偏Netflix就是要打破規則,大手筆投資只在平台上映的影片,更找到了院線電影永遠不可能做到的服務:互動型電影。

其實,互動體驗也不是從《黑鏡:潘達斯奈基》開始,記得小時候我就曾看過互動型的漫畫,由讀者為主角做決定,再翻到指定頁面繼續看下去,只是這類書籍似乎並不被認為是「正統」,只當是遊戲書,後來出現許多類似的電玩,近年就有「直到黎明」、「底特律:變人」,由玩家幫遊戲主角做選擇,不同的選擇都會影響到後續的劇情發展,會出現數十種的結局。

在《黑鏡:潘達斯奈基》之前,Netflix上其實就已經有「MINECRAFT:故事模式」可以玩,但礙於劇本規模不夠「浩瀚」,加上設定觀賞年齡層比較小,我看不到半小時就昏昏欲睡。然而《黑鏡:潘達斯奈基》不一樣,劇情只有不到90分鐘,但毫不遲滯的轉場與完美融合互動模式劇情,都讓人眼睛一亮,加上不斷引導觀眾在各式各樣的結局中流竄,角色對話也會因此出現變化,我居然像著了魔似地想看到所有結局,這種全新的影片體驗太值得推薦了!

《黑鏡:潘達斯奈基》敘述一個年輕的電玩遊戲程式設計師史戴夫,因為著迷於母親的遺物互動式小說「潘達斯奈基」,讓他一心想要將書的概念開發成互動電玩遊戲。當他被一家著名的遊戲公司網羅時,也遇到了他的遊戲之神科林,然後故事就開始出現各種不同的走向。大至主角是否要殺人、小至他所聽的音樂或是吃什麼樣的早餐,都可以由觀眾自行做主。

《黑鏡:潘達斯奈基》之所以成功,劇本的哲學性占了非常大的因素,記得大學時接觸了「蘇菲的世界」,這本書開啟了我對人類意志的各種思考。雖然「我思故我在」,但到底是誰在真實世界背後,決定我的每一個決定?我所認知的世界是不是真正的世界?我是誰?從何而來又往哪裡去?後來才知道這樣的「桶中大腦」思考其實影響了很多部電影,像是《駭客任務》、《啟動原始碼》、《鬼域》、《口白人生》…等。

在《黑鏡:潘達斯奈基》中,導演巧妙結合了這種意識到自己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恐懼,當觀眾在替主角做選擇時,其實也一步一步把主角逼近我們都期望他走進的結局中,所以當主角在影片裡精神崩潰、抓狂似地看著天花板問「你是誰」的時候,觀眾一邊要選擇回答,一邊卻又明顯感受到自己同時身為神又是人的矛盾。我認為這讓《黑鏡;潘達斯奈基》登上了巔峰,因為劇情幾乎完美延伸到了觀眾的真實生活中,這也讓互動型電影不只是一場遊戲,到達了大銀幕電影難以到達的境界。

《黑鏡;潘達斯奈基》在細節的呈現上也幾乎完美,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開始沒半小時就誤打誤撞走進最糟糕的結局,當電影引導我重新開始時,原本我看過1次的場景與對話都出現細微的改變,暗示著觀眾「我知道你剛剛選錯了」。隨著各種選擇不同,還會出現同一個場景卻有不同選項的情況。好不容易進入一個滿意的結局,希望回到前面再嘗試新結局時,影片還能讓角色說出能串接前一次結局的話。老天!這電影好看好玩到我幾乎無法停下來。

可惜的地方就是影片不夠長,雖然這部電影聽說最長能到3個小時,但故事充其量就是一個遊戲設計師開發遊戲的最後幾個月時間而已。在看過各種結局後,總會不禁想如果出現的角色更多、出現的選擇更多,是不是還會有更多種可能?無奈或許這已經是現在的極限了,就如同主角所述,刻意拿掉了很多選擇,讓玩家以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殊不知所有的決定權還是在遊戲設計師手上。看這部電影也是如此,或者…真實人生也是如此。

整體來說,我給《黑鏡:潘達斯奈基》象徵「強力推薦」的4.5顆柿子,這是非常難得的觀影體驗,而且只能在Netflix平台上體驗,這讓Netflix具有其獨特性,也讓人不禁要讚嘆這個新興的娛樂巨人,居然如此與時俱進。當電影與電玩的界線愈來愈模糊的時候,是不是所謂的「娛樂」就會變的更純粹?觀眾與導演的對話會不會因此變得更直接呢?

酸柿子點評:千萬不要看太多部這種質疑自己是誰、這個世界哪裡來的電影,不然就會開始懷疑人生,進入《全面啟動》的混沌。要知道,你我身邊沒有一個李奧納多能把你救出來。

影評等級:(0顆柿子~5顆柿子)
0顆柿子:影史奇觀;0.5顆柿子:不值一提;1顆柿子:絕對傻眼
1.5顆柿子:眉頭深鎖;2顆柿子:一陣尷尬;2.5顆柿子:尚未成熟
3顆柿子:可有可無;3.5顆柿子:瑕不掩瑜;4顆柿子:不看可惜
4.5顆柿子:強力推薦;5顆柿子:影壇經典

作者介紹:電影部落客「Mr.柿子」,從大學時代開始迷上電影,過著沒有電影活不下去的生活,曾經有一天趕過6場電影的瘋狂紀錄,誓言為每部看過的電影,寫一篇評述,至今已破千篇文章。

《本專欄固定每週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