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人權環境調查:學生言論自由受保障程度偏低

為了解現今校園中的兒少人權現況,台少盟運用聯合國研發的校園人權指標,透過網路問卷讓青年學子檢視校園生活經驗。十天內有1293位國中、高中、高職學生填寫問卷,整體平均給予中學校園人權環境打了61.85分。其中最高分為學校歡迎各種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教職員工學生、在學校不歧視他人、發生衝突採非暴力方式解決。最低分的分別是,學校有解決歧視問題的政策和規則、學校成員可以自由印製和散佈各種出版物、教職員工得到足夠報酬可以保障家庭福祉。

在聯合國25項校園人權指標中(每題可給予0-4分)其中,校園平均最高分的指標依序為「14. 我校歡迎有各種不同背景和文化的教職員工、學生,包括外國人。」(3.25分)、「25. 我在學校有責任確保人們不歧視他人。」(3.02分)、「08. 當發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會採用非暴力的、合作的方式解決衝突。」(2.98分)

而最低分的指標分別是「09.學校有專門處理關於歧視問題的政策和規則,並且會在歧視事件發生時付諸實施。」(1.72分)、「16.我校成員可以自由印製和散佈各種出版物,而不必擔心受到審查或懲罰。」(1.87分)、「24.我們學校的教職員工都能得到足夠的報酬,以維持其本人和家庭健康與適當生活福祉。」(1.86分)

由上述調查結果可知,整體而言表現相對較佳的校園人權面向是:跨文化/族群間的相互尊重、不歧視的觀念教育、非暴力的互動方式;但比較缺乏的校園人權面向則為:處理歧視問題的具體政策與規範並未明訂與不夠落實、教職員工的勞動權益偏低(工資低、工時長)、學生言論自由與表意權的實踐仍然受到限制與壓抑。

私立學校校園人權分數整體偏低

進一步分組分析調查結果,地區、性別、年齡層與國高中之間的平均分數沒有明顯差異,都在60分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是,若分別觀察私立與公立學校的平均總分,私立學校相較於公立學校,校園人權平均總分低了8.76分。可見私立學校的校園人權明顯受到更多的壓抑與限制。

私立學校中,有8項指標低於2分,只有1項高於3分;公立學校有2項指標低於2分,有4項指標高於3分。可見得,私立學校的校園人權是整體地比公立學校更差,而不只是被極端的項目拉低表現。

私立學校最低分的三項校園人權指標為:「16.我校成員可以自由印製和散佈各種出版物,而不必擔心受到審查或懲罰。」(1.46分)、「23.我校社區成員在學校工作日有充分的休息/休假時間,並且在公平的工作條件下,工時安排合理。」(1.49分)、「22.我校成員會互相鼓勵組織起來並採取行動來解決有關正義、生態、貧困與和平的問題。」(1.56分)從調查結果來看,相較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學生與教職員工不僅更容易過勞,也更不被鼓勵參與社會及公共事務,其言論自由與表意權也相當受到限制。

學生林彥廷表示,調查結果中分數很低的兩項指標,自由發表意見與刊物、校園權利受損時的爭取與救濟管道等,各校都有這樣的情況,像是學生辦報學校不給經費,但校刊的校長致詞下面有玫瑰花瓣,卻花錢重印;校務會議應該要有學生出席且有投票權,卻往往只讓學生列席而沒有出席,對學生的表意權沒有完整的尊重。

行政院林萬億政務委員表示,政府除了保障兒少應享的家庭照顧權益之外,現今還應該更加關注兒少參與多元文化的權利、不受歧視對待的權利、表達意見的權利、勞動權益與司法權益等等。(馮紹恩/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