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夢魘!孩子因為過動症狀被排擠?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開學季來臨,小朋友回到校園後卻總是悶悶不樂、愁眉苦臉?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不僅在學校和同儕處不好,也常常是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當發現這樣的問題時,大多父母會透過大聲咆哮、威嚇的方式來應對,這樣的舉動不但沒有讓孩子好好聽話,還造成了反效果。好好玩心理治療所的臨床心理師何品璇表示,其實不同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質,應透過專業諮詢對症下藥,才能有效幫助孩子減緩過動症狀。

圖/好好玩心理治療所提供許多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解決方案。(好好玩心理治療所提供)

如何判斷小朋友可能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症狀,可以主動諮詢復健科或是兒童心智科的醫生,何品璇表示,家長及老師的行為觀察也非常重要,除了可透過醫生指導藥物治療外,也可透過行為及生活上的技巧來引導孩子改善專注力及衝動狀況。

在行為上可依據不同的情境設立目標,例如在課程或活動進行中,孩子確實做到符合規範的行為,即可獲得他喜歡的獎賞;而學齡兒童則可以透過集點的方式,當累積到足夠的分數就可以兌換獎勵。但是也需要注意目標行為是否夠具體,且是否為孩子努力就能達成的目標,避免模糊的規範及太難達成而增加孩子的挫折感。

在平日的生活中,可增加體能性的休閒活動,或是邀請孩子擔任小幫手的角色,協助擦黑板或是發作業,以增加孩子對於課堂的參與度,亦可透過分段完成的方式,例如30分鐘的作業分為3次10分鐘的小作業,不僅可提升孩子的專注度,也能有效降低孩子對於長時間任務的排斥感。

除了陪伴孩子在行為上做調整外,溝通也是重要的一環,比起打罵教育,其實這樣溝通更有效率。好好玩心理治療所所長黃郁珊表示若孩子情緒不穩定時,先緩緩的道出問句,讓孩子可以理解你的問句並願意回應,而後告訴孩子不要心急,準備好了再來面對,最後讓孩子知道儘管事情做不好也沒關係,多嘗試幾次就好!面對孩子情緒的時候,冷靜安穩的溝通,不僅可以讓孩子學會面對問題,也能提升其信心,做好情緒調控。

針對幼稚園階段的孩子,也可透過事先預告或是讀繪本討論,讓孩子做好入學前的身心適應,同時也可將孩子的喜好及興趣與校園事物做連結,例如將學校的老師比喻為學校的媽媽,知道很多玩具的玩法或是畫畫、跳舞等。將孩子平時的活動及興趣與校園人事物做連結,讓孩子主動對於上課產生興趣,降低不安感,自然也就不會排斥進入學校。

若孩子遇上注意力嚴重分散或是有過動傾向等問題,專業的心理治療所提供幼兒、兒童青少年及成人的心理衡鑑、個別心理諮商、團體心理諮商,同時也有家長親職諮詢及家長團體諮詢,父母不妨透過心理師的專業建議,引導孩子改善身心適應力,一起建立孩子們的自信心!

【更多報導】

鏡電視風波不必去查?蘇揆批媒體亂剪接一通

金鐘編劇挺《台北女子圖鑑》   怒批網路暴力「不要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