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力州專訪3】缺憾還諸天地 楊力州藉《無邊》好好道別悲傷往事

台灣探險隊走在一望無際的南極冰雪高原。(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
台灣探險隊走在一望無際的南極冰雪高原。(後場音像紀錄工作室提供)

紀錄片導演楊力州的新作《無邊》以南極之行揭開多年來的心理糾結,他說,因為人在雪白一片的南極,最需要面對的其實是自己。那時他想到自己、想到家人、想到種種過往,尤其是母親。

5年前,楊力州紀錄片《紅盒子》透過布袋戲國寶級藝師陳錫煌的技藝傳承,側寫父子情結,英文片名直接名為《Father》。新片《無邊》講述的是人如何面對從自然環境到個人心理的逆境,英文片名《Nature of Mother》,點出天地的遼闊,也指向楊力州母系家族的悲傷。從《紅盒子》的「Father」,到《無邊》的「Mother」,楊力州覺得好像有個儀式必須完成。

楊力州在《無邊》裡重新面對、整理自己的過去。
楊力州在《無邊》裡重新面對、整理自己的過去。

 

楊力州的父親是台灣首位以水泥技法創作「泥畫」的畫家楊敏郎,但楊力州說,父母學歷都只有小學畢業,當年父親雖然有繪畫天份,但為了養家以繪製肖像畫維生。楊力州從小在父親栽培下,努力學畫,但他不知道父親畫的這些肖像畫,很多都是遺像。國中時,同學到他家看到家裡有許多肖像畫,都會說,「好厲害,所以你那麼會畫畫」。

「爸爸生意最好的時候是我高中時,那時開放大陸探親,許多老兵拿照片來找我父親畫親人的肖像畫,一畫就是4、5張,我媽也會幫忙背景、頭髮之類的。我家一整面牆貼著滿滿4、50張老人的遺像,有完成的、或剛好畫一半的。」楊力州說,後來自己就讀復興美工,逐漸開始自卑、甚至瞧不起父親的工作,因為他知道一樣是畫,老師或其他畫家的作品是掛在藝廊、美術館,但父親的卻是掛在靈堂或靈車前,就再也不讓同學來家裡。

人在南極時,楊力州想到母親、外婆的事。「我國小時,外婆喝農藥自殺,我爸媽聽到消息騎著摩托車從台北趕彰化,我跟弟弟留在板橋的家。外婆拖半天、一天才死亡,但這件事在後來沒人再提起,自殺在家族像禁忌,被抹除了。」接著在楊力州國、高中時期,母親罹患憂鬱症,開始吃抗憂鬱藥。因為藥物的關係,反應變得遲鈍。「我還想起很久以前的一張嬰兒的照片,小時候不知道那是誰,後來親戚告訴我,那是我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姊姊。」

「自己獨處時,這些記憶如潮水般湧來。」楊力州在《無邊》裡也重新面對、整理自己的過去,並與百年前英國南極探險隊的處境交互穿插。影片結尾英國探險隊員全數罹難後,暴風雪遠離,楊力州安排一段大地之母的聲音說「孩子,你還醒著嗎?你很棒,暴風雪過去了」。他說,「這一段是我自己寫的,我多渴望母親也跟我這樣的話,但我知道她這輩子都不會這樣。只能藉大地之母說話,同時對自己說,在這無邊之境,好好道別。」

【點擊看完整全文】

更多鏡週刊報導
【楊力州專訪1】13年內挑戰遠征北極與南極 轉身勇敢面對陰暗的自己
【楊力州專訪2】與百年前南極探險隊鬼魂對話 不再隱晦不提憂鬱症
楊力州《無邊》前進南極與內心 面對最脆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