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氣候致物價漲不停 環團籲提出抗氣候通膨政策
台灣正在發生氣候通膨,「綠色和平」今天(13日)舉行記者會指出,根據農業部資料顯示,高溫乾旱與強降雨是影響蔬果漲幅的重要原因,如青蔥便因強降雨導致價格飆漲4倍,畜牧產品也受氣候衝擊,民眾飲食成本恐持續高漲,呼籲政府盡速提出抗氣候通膨政策。
近年因極端氣候導致蔬果價格波動已成常態,「綠色和平」13日舉行記者會表示台灣正面臨氣候通膨。「綠色和平」氣候與能源專案主任方君維指出,根據過去幾年農業部農作物災損資料發現,近年夏天不斷破紀錄的高溫與乾旱現象,影響蔬果開花與結果季,導致產量減少帶動價格上揚,2021年至2023年間以椪柑、玉米、冬瓜、柿子的影響最為嚴重,其中,柿子漲幅最高達3.4倍;此外,極端強降雨造成蔬果落果、泡水等直接損害,青蔥、洋蔥、芒果、芭樂在2021年至2023年間上漲幅度最高,其中,青蔥價格漲至4倍。她說:『(原音)以2021年青蔥受到極端強降雨為例,我們發現2021年的8月,西南氣流它襲擊了中南部,短短10日內造成的降雨量2,427毫米,相當於台灣一整年的平均年雨量,它造成非常嚴重的農損,也讓當年的產季價格從35元上漲到173元。』
此外,「綠色和平」在今年7月進行「氣候通膨有感民意調查」,蒐集超過1千多份樣本,結果發現超過9成民眾對物價上漲有感,其中對於食物類的上漲最為有感,且認為極端氣候事件是造成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更有9成民眾擔心極端氣候會讓未來的物價持續攀升。
出席記者會的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表示,近年氣候變遷災情遍及全球,台灣依賴進口的黃豆、小麥、玉米等農產品原料及畜牧飼料也跟著大漲,導致穀類製品、肉類、水產品、蛋類等食品零售價格紛紛調漲。此外,高溫會使畜產動物產生熱緊迫,造成採食量減少,對畜產品供應造成衝擊,近2年豬肉價格便受到明顯影響,豬肉平均價格2年來已上漲近19元,過去新台幣70、80元可買到排骨便當,如今已漲到120元左右,影響消費者的飲食成本。
「綠色和平」呼籲央行偕同環境部、經濟部盡快提出氣候通膨對台灣經濟的影響評估,並比照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定期公布氣候通膨指數。他們並呼籲「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盡速提出抗通膨氣候政策,建立氣候通膨補償金制度,以減緩短期衝擊,但長期仍應從源頭解決碳排放問題,擴大綠色轉型投資,如補助企業、民眾裝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鼓勵民眾汰換成節能家電等,創造經濟與環境雙贏政策。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NOAA:地球經歷了史上最熱7月
豪雨洪水襲擊 中國7月災損較去年將近翻倍
因應氣候變遷 總統:加強極端氣候風險調適減緩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