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敏設備遮起來 國造海鯤潛艦下水超神秘

▲蔡英文總統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命名暨下水典禮,艦上機敏設施上蓋上帆布罩防洩密。(圖/軍聞社提供)
▲蔡英文總統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命名暨下水典禮,艦上機敏設施上蓋上帆布罩防洩密。(圖/軍聞社提供)

[NOWnews今日新聞] 首艘潛艦國造「海鯤軍艦」(舷號711)今(28)日在高雄台船廠區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邀請蔡英文親臨主持,總統府雖然邀請媒體參觀,卻在機敏設施上蓋上帆布罩,並禁止在廠區內進行直播、拍照,嚴格管制以避免機敏資訊遭刺探。

出席潛艦國造命名暨下水儀式典禮人員,包括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國安會諮詢委員暨潛艦國造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孫曉雅、國防部長邱國正、高雄市長陳其邁、台船董事長鄭文隆,海委會主委管碧玲、立院國防委員會立委趙天麟、邱臣遠、何志偉等人。

蔡英文致詞時表示,「歷史將會永遠記得這一天!」過去,潛艦國造,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今天由國人自己設計、打造的潛艦,就在大家眼前。「我們做到了!」潛艦國造,不只是目標,更是堅定守護國家的具體實踐。

蔡英文說,潛艦是中華民國海軍在戰略及戰術上,發展「不對稱戰力」的重要裝備。我國的國防軍備除了對外採購,更要落實國防自主,才能讓戰力持續更新,讓我國的國防更具韌性。

典禮現場,僅露出海鯤潛艦的艦艏,並以中華民國旗遮蓋魚雷管、聲納等機敏設施,同時除了播放原型艦縮時建造影片,也披露船模、潛航、爆震等實驗過程,但影片中船殼組裝部分也打上馬賽克,媒體進入廠區也禁止直播、拍照,只能目視觀看潛艦外型;媒體要合影也只能在艦艏,台船與海軍嚴格管制,就是為了避免潛艦機敏資訊遭刺探。

總統府本次媒體邀訪,僅邀主跑總統府線的媒體,不主動邀專業的軍事線記者,據了解,就是為了避免電池和桅杆尚等「紅區設備」未裝配完成,而遭到媒體大作文章。

由於中國阻撓我國從國際市場取得潛艦生產零組件,為防止機密外洩,經過立院3次秘密專案報告後,海軍選定2020年11月24日動工建造原型艦,9月28日舉行封殼下水儀式,下水後要再行泊港測試(HAT),2024年3月進行海上測試(SAT),預計2025年交付海軍。

▲蔡英文總統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舷號711)命名暨下水典禮。(圖/軍聞社提供)
▲蔡英文總統主持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號」(舷號711)命名暨下水典禮。(圖/軍聞社提供)
▲潛艦國造原型艦介紹影片,船殼組裝部分打上馬賽克,防止洩密。(圖/軍聞社提供)
▲潛艦國造原型艦介紹影片,船殼組裝部分打上馬賽克,防止洩密。(圖/軍聞社提供)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國軍新戰力!期盼22年國造潛艦終於下水 老中青三代打造水下戰力
台灣終於圓夢!美國無法軍售傳統潛艦 靠其他國提供技術協助建造
阻絕共軍航艦與兩棲登陸東岸 專家籲:需6至8艘潛艦維持國軍戰力

看更多相關新聞
2025海軍3潛艦?黃曙光:2荷蘭潛艦性能提升加1艘IDS
國造潛艦海鯤號爆缺2裝備急下水? 海軍曝「關鍵工序」駁斥
海鯤潛艦外觀有機敏設備待測試 下水方式異於水面艦
曝海鯤號「全面重新設計」 台船董座鄭文隆:台灣百家廠商參與
學者:潛艦可阻中共兩棲船團 提升東部戰力保存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