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廢園轉作 綠金光芒不再

中國時報【中國時報╱潘建志╱屏東報導】 曾被稱為「綠金」的檳榔,近年來價格已不再亮眼,加上環保及健康議題,政府除了鼓勵民眾少嚼食,也推動「檳榔廢園」運動,鼓勵農民轉作其他作物,除了每公頃補助15萬元外,指定作物還補助5萬種苗費,希望提高農民意願。 補助轉作每公頃15萬 屏東縣目前檳榔種植面積近1萬2000公頃,全國最多,多數在六堆客家地區。高雄農改場場長林景和說,過去檳榔曾有過1顆25元的天價,當時有鄉親身上沒現金,開玩笑拿4顆檳榔去抵門診掛號費,檳榔綠金身價由此可見。 不過檳榔對國民健康、水土保持均有不良影響,政府近年來鼓勵農民轉作,農委會今年利用菸捐多餘款項推動「檳榔廢園」,每公頃補助15萬元,轉作油茶、無患子、油柑、綠竹筍、芒果、牛樟、羅漢松、酪梨、板栗等指定作物,每公頃再補助5萬元種苗費。 農糧署南區分署分署長姚志旺表示,只要種植面積0.1公頃、種植株數120株以上即可申請廢園。不過受去年接連颱風影響,今年檳榔價格異常高,約為往年2到3倍,影響推廣成效,屏東約只有150公頃申請。目前檳榔採收已告一段落,價格亦回檔,是宣導好時機。 檳榔農認為已沒前景 內埔農民官楊秀清種植檳榔已20多年,今年將農地租給軒禾農產運銷合作社,砍除檳榔改種檸檬。她說,檳榔價格年年跌,有時甚至連工錢都不夠,已經沒有前景,剛好政府有補助,趁機出租農地並申請廢園。 有意願辦理檳榔廢園的農民,今年12月31日前攜帶身分證、帳戶影本、3個月內土地登記簿謄本及地籍圖謄本,向土地所在地鄉鎮市區公所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