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六大系統中藥材功效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使用中藥務必認清藥性才不會越補越糟糕

現今社會經濟水準提高,人們追求健康生活,重視養生保健之道,不僅要身體強壯,更要精力充沛,而數千年來歷代的中醫藥學家累積與總結流傳於民間的養生經驗,形成獨具特色的中醫藥養生理論,主張運用具有養生功效的中藥來補養虛弱體質的人或預防治療患有慢性疾病的人。中國附醫藥劑部蔡邱轔藥師特別整理六大系統的中藥,讓讀者一次看懂什麼體質應該要什麼藥材,才不會亂吃亂補適得其反。

蔡邱轔表示,中國醫學向來都是主張“治未病”,這與現代醫學的預防觀念完全相同,近年來醫界專家更提出警告,許多人正存在“亞健康狀態”卻不自知,經常出現的症狀有:疲勞乏力、食慾不振、失眠多夢、煩躁健忘、頭痛心悸、胸悶、易怒、情緒低落、消極悲觀等身心功能低下狀態,這代表的意義是生理正處於介於健康和疾病之間,此時若能使用養生中藥進行調理,將可有效避免發展成為疾病。那麼養生中藥是如何調理身體機能?請看以下養生中藥的補益功效介紹︰

一. 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免疫反應是機體對抗微生物的防禦功能,很多扶正固本中藥具有提高免疫力,或具有免疫雙向調節的作用,如益氣健脾藥和補腎助陽藥對體液免疫具有激活作用;補氣藥、補陰藥及活血化瘀藥、清熱解毒藥對網狀內皮系統吞噬功能有促進作用。例如:人參可提高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金銀花可促進淋巴細胞的轉化,對抗病原微生物的效果;黨參、白朮可使降低的白血球提高;黃耆可提高身體活動力;玄參可使抗體的存在時間延長,增強體液免疫功能;而黃芩、甘草、冬蟲夏草、靈芝可對機體免疫有雙向調節作用,轉化為相對平衡狀態,增強其適應能力。

二. 促進並調節物質循環代謝:許多中藥具有促進並調節糖類、蛋白質、脂質等物質能量的代謝,增強心肌收縮力,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血脂肪,抗心肌缺血,提升對外界的應激能力,並加速體內廢物的排出。例如:葛根可以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和腦血流量;黃耆可以舒張末梢血管,促進皮膚血液循環,改善營養的狀況,還有中度的利尿作用;山楂有明顯降血脂及減輕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作用,加速膽固醇的清除;決明子、何首烏含有蒽醌類及其衍生物可促進腸蠕動而抑制脂肪和膽固醇在腸道的吸收;生地、玉竹、麥門冬具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輔助降低血糖的作用。

三. 改善血液與造血功能:許多血液疾病都會表現出血虛症狀,面色萎黃、唇甲蒼白、眩暈、耳鳴、婦女月經後期量少色淡等,補血養血中藥如:當歸、雞血藤、阿膠、熟地黃、枸杞等具有促進血細胞生成作用,包括紅血球、白血球或血小板數目增多;另有和血養血中藥如:丹參、赤芍、牡丹皮、洛神花、陳皮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環,抗血小板凝集及抗血栓、防止微細血管出血、維護肝臟健康等功能。

四. 強壯與激性作用:補腎壯陽藥與益氣健脾藥多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也就是具有強壯與激性作用,能抗炎、免疫抑制、抗病毒、抗休克,改善因組織缺氧所引起的肌肉疲勞、關節損傷,還及能興奮神經、增強性機能,治療腎虛、性慾減退、精少等症狀,例如:黃耆、甘草、巴戟天、西洋參、五味子、黃精、杜仲、冬蟲夏草、肉蓯蓉、菟絲子、蛤蚧、鹿茸、淫羊藿等。

五. 抗衰老作用:根據醫學研究指出新的老化途徑與自由基有關,即是自由基病理,自由基的產生會影響到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等,直接間接導致人體產生老化現象,因此提高體內血漿SOD(超氧化物轉化酶)的活性或是降低LPO(脂質過氧化物)的含量,即可抑制體內過氧化物生成,改善自由基代謝,達到延緩老的目的,經實驗證明中藥的金銀花、山楂、大黃、菊花、決明子、枸杞子、紅景天、靈芝、黃耆具有清除自由基活性的能力。

六. 調節神經系統:例如人參成分中的Rg類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Rb類有鎮靜及安定作用,所以人參具有益智及安神功能;五味子具有興奮各級神經中樞、調節大腦皮質狀態,改善智力活動功能,有利神經衰弱的恢復;銀杏可擴張腦動脈,改善腦的血流量,加強學習記憶能力;天麻及遠志則具有鎮靜、催眠、抗驚厥效果,天麻更能改善學習記憶障礙,對於年輕學子及老年失智的學習上有輔助的效果。

總之,市場上的補益中藥琳琅滿目,常讓人感到無所適從,有些人只依據宣傳廣告或商品價格來判斷,這是錯誤的觀念,如依據中醫理論“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只有虛弱體質的人才適合服用補益中藥,而體質強壯或患有實證疾病的人不但不能用補藥,還要適當地應用消導藥才有助益,就算是補養方法中醫也有分溫補、清補和平補三種,有經驗的專業中醫師還會採用“整體理念”原則,觀察人的精神狀態、形體功能及面部氣色,再配合不同季節的氣候變化對人體產生的影響,選擇適當的養生中藥種類和劑量,如此周詳“辨証論補”方能符合個人的需求,達到增強體質、防病治病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