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會:香港持續封鎖恐危及其金融中心地位

(德國之聲中文網)路透社獲得的一份香港歐洲商會擬成的報告草案指出,由於中國國產開發研制的疫苗效力有限,迫使中國大陸對旅行繼續保持嚴格限制。

歐洲商會拒絕對這一報告草案發表評論。

這份報告草案還稱,最可能出現的情況是在中國自主研發生產的mRNA疫苗對14億中國人進行廣泛施打之後,香港才重新開放。而這可能就要等到2023年年底到2024年年初才能實現。

報告認為,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就有可能產生企業離開亞洲金融中心的“連帶效應”。

報告稱,“我們(歐洲商會)預計,香港有可能會出現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外國人離港潮,離港人員數量之大可能是近期歷史上該地區所有城市中未曾有過的。”

雖然香港去年大部分時間裡成功地控制了疫情,但它已經成為世界上最閉鎖的地方之一。旅行限制和階段性封鎖加速了香港的人才流失。

今年1月,香港感染病例數量突然激增。香港政府努力想控制住新一波疫情。

歐洲商會的報告草案稱,在這種情況下,跨國公司將越來越多地把以中國市場為重點的團隊遷往大陸,或將其亞洲區域分部遷移到新加坡或首爾。屆時,香港將會失去其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吸引力,以及為中國經濟做出貢獻的潛力。國際人才的離開也可能破壞香港“繼續保持世界一流大學地位的潛力”。

加快疫苗施打,縮短隔離時間

路透社指出,與中國大陸不同,香港高度依賴商務旅行和貨物進口。

嚴格的飛行限制大幅消弱了香港作為全球主要的貨運轉運和旅行中心的作用。由於防疫措施的限制,到港人數大大減少,而且幾乎沒有人可以通過香港過境。

與香港相比,競爭對手新加坡已經放松了防疫措施,同時也開始放寬邊境管制。

香港居民當中完整接種疫苗的比例約為70%,相比之下,新加坡則高達91%。

香港多數老年人尚未接種過疫苗。

這份報告還描述了其它一些可能性,包括中國大陸出現不可控制的疫情爆發導致香港封鎖與大陸邊境的可能性,以及香港重新向大陸之外的世界其它地區開放的設想等等。

另外還有一種假設是香港爆發不可控的疫情,這會導致任何額外的防疫措施都變得沒有意義。這種情況下香港可能會有多達2萬名老人死於新冠疾病。

歐洲商會在報告中建議香港政府加快疫苗接種,同時將隔離期從21天縮短到7至14天。

報告稱,外國企業應該做出這樣的設定:香港在未來12個月到36個月的時間裡“對國際旅行采取半關閉”。而人才,特別是守住人才,將成為“一種寶貴的商品”。

(路透社)

© 2022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