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議會選後極右派聲勢大盛 3大女性領袖成歐盟走向關鍵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2年前率極右派義大利兄弟黨贏得國會大選,如今又在歐洲議會選舉拿下全國最多票數,成為歐盟少數勢力擴大的國家領導人,從政壇小咖打進了歐盟主流政治圈。

梅洛尼說道,「他們看到我們來了,而且他們無法阻擋我們。」

梅洛尼原是疑歐派,但上任後態度軟化,疫情期間獲得歐盟2千億元復甦資金後,立場轉為合作;她也堅定支持北約與烏克蘭,獲得美國認可。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5月底曾說,在移民等諸多政策跟梅洛尼合作愉快,攏絡這股上升的影響力。

馮德萊恩是主張歐洲統合的主流派,她率領的中右派歐洲人民黨,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守住第1大黨地位,接下來在中左聯盟與自由派聯盟支持下,保住執委會主席問題不大。

不過由於極右派席次激增,未來推動預算與法案,可能都需要跟極右派合作,較為溫和的梅洛尼成為合作首選。

馮德萊恩表示,「我的目標是繼續跟支持歐洲、支持烏克蘭與支持法治的人,一起繼續沿著這條道路前進,我們將能夠組成1個對抗極端左派與極右派的堡壘。」

法國極右派國民聯盟在這次歐洲議會選舉拿下法國最多席次。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拋出解散國會改選,國民聯盟領袖勒朋(Marine Le Pen)有信心乘勝追擊,如果國民聯盟贏得國會多數,高人氣黨魁巴德拉(Jordan Bardella)將出任總理,她將繼續挑戰總統大位。

勒朋表示,「週日晚上發生的事,就像一股希望之風吹遍了全國,我們不能讓它熄滅。」

歐洲議會選後,勒朋期盼與同為極右派的梅洛尼聯手組成歐洲議會第2大聯盟,但勒朋堅決反歐盟,親俄的立場更為激進,2人競爭關係跟理念差異,未必能有更大合作空間。

梅洛尼未來選擇與馮德萊恩或是勒朋合作,3角關係牽動歐盟未來走向統合或是破碎,以及移民與能源轉型等重大議題發展。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12.6萬非法移民湧義 歐盟允協助
義大利極右派兄弟黨黨魁梅洛尼 10月將成義首位女總理
歐議會選舉登場 4億選民決定歐盟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