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扮戲團」走唱17年 宣布休團

1995年成立到現在已有17年歷史的「歡喜扮戲團」,是由一群平均65歲團員所組成的口述歷史劇團,團員們雖然未受專業訓練,但真實地詮釋由口述生命歷史轉化成舞台演出,而歡喜扮戲團團長彭雅玲,也堅持讓團員以母語唸詞,17年來為台灣各族群留下無數動人的故事,讓她在2008年獲得客家貢獻獎傑出成就獎,不過日前歡喜扮戲團創團人彭雅玲卻宣布暫時休團,何時會恢復運作,目前則還沒有答案 頭戴花布唱著客家歌曲,這是平均年紀65歲的歡喜扮戲團團員所帶來的表演,不過以口述歷史為戲劇特色的歡喜扮戲團卻在日前宣布休團。 實際拜訪歡喜扮戲團戲團辦公室,位於台北市天母的住宅區,只是大門始終關上,就是不希望戲團休息的訊息引起外界太多的關心,也不願意正式回應休息的理由。 歡喜扮戲團團長 彭雅玲:「我們沒有沒有,只是休息而已,謝謝你。」 有媒體報導,歡喜扮戲團早期經費是由文建會補助為主,因為近年來戲團演出不少客家戲,文建會認為經費應由客委會補助,不過戲團的演出並沒有侷限於客家,因此申請客委會經費補助時也產生困難,尋求補助來源不容易,導致戲團難以經營下去。 國民黨立委 陳碧涵:「表演的節目不應該他是因為說,客家話就要去客委會,你是說原住民就要去原委會嗎?是嗎?沒有啊!表演藝術的補助相關的單位,直屬應該就是文建會。」 在台灣類似歡喜扮戲團的非商業獨立經營的小劇團工作者其實還很多,但普遍都面臨題材不主流,內容注重文化族群,難有好的票房收入,尤其創作者還要兼行政工作,常常身兼數職,導致無法專心創作,所以資金往往成為這些劇團經營的壓力。 差事劇團團長 鍾喬:「我是希望說,我們的公部門可以說是在劇團或是自己文化的保存方面,要做更多的投入,做更多的投入,我們的文化才可以保存下來。」 小劇團透過表演,帶領大家體會各族群文化的故事,支持繼續他們經營下去的動力,無非是買票進場欣賞的觀眾,再加上政府經費的補助,若台灣能培養更多藝術欣賞人口與公部門共同努力推動,這些非商業性質的小劇團才可以生存下去,進而帶動台灣藝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