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疫情壓不下來原因找到了!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游尚智/臺北報導

專家在進入病房區前相互鼓勵與打氣/截圖自大陸衛健委官網

這波新冠病毒爆發後,湖北武漢成為重災區,且至今不但未見和緩,態勢卻更形嚴峻。根據大陸衛健委所發表的專文表示,武漢最大問題在於設備的短缺,包括檢查設備、治療器材、收治空間都極度不足。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安友仲在這篇名為「重症救治,國家隊的攻堅戰」的專文說,任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先要做的是“檢傷”,就是對患者進行分層。「早發現、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是疫情防控的關鍵,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早診斷,儘量迅速及時地明確病人的診斷,然後再將確診病例進一步分層為輕症、重症、危重症,這是近期患者救治領域的一項重要工作。

安友仲說,目前收治的重症患者中,仍有人尚未得到核酸檢測確診,根據診療規範,這些疑似患者不能與確診患者收治在一起,「所以還不能把病床全部收滿,要有床位預留給疑似患者單獨隔離收治」。

 

急缺氧療儀、呼吸機、抽痰機、負壓病房


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重症患者的救治,強調「集中患者、集中空間、集中專家、集中設備。」安友仲坦言,武漢市集中患者、集中空間、集中專家的工作已經初步得到完善,但在重症患者救治集中設備方面目前仍有欠缺。「目前,病區收治的患者仍以重症為主,支援危重患者救治的部分醫療設備仍有不足。”

「現在收治的患者普遍病情更重了,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更大了。」與會專家郭維說,重症病區收治的部分患者需要機械通氣,開放氣道可能會帶來更危險的病毒暴露,這對防護的要求更高了。

「隨著重症患者的集中增加,對經鼻高流量氧療儀、呼吸機、吸痰器等醫療設備的需求也將逐漸增大,目前病區的設備支援仍需加強。」郭維提出這樣的要求。

安友仲表示,對於重症患者的救治,醫療設備和耗材的支援十分重要,醫療隊已通過最大限度挖掘當地醫院的庫存設備來充實病房。醫院病房難以滿足傳染病負壓病房的要求,醫療隊只有先自己想辦法「在病房裡安裝了幾台強力排風扇,把病房裡的空氣向外引,形成相對負壓,希望能夠對醫務人員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由大陸中央政府派往武漢的專家,在2月3日21點到2月4日淩晨3點, 短短6個小時內收治了24名重症患者,當天共收治30名重症病患。醫療人員在器材嚴重短缺下,一方面又要救治病患,一方面也要確保自身的安全,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多的協助,壓力可見一斑。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王辰在會上強調,當務之急是把核酸檢測的量提上去,提高檢測率、確診率;把所有確診輕症患者統一集中收治隔離,以免造成更大範圍的擴散,這是當前打贏疫情的兩大關鍵。無論是武漢當地,還是全國的,甚至全世界的醫護支援,都是當前需要的。武漢防疫物資依然缺乏,醫務人員人困馬乏,必須全國支援。方艙醫院啟用後,還要充分利用、合理分配好湖北、武漢本地的醫療資源。對於發熱病人、輕症病人的救治,應該充分利用好社區醫務人員,合理減輕大醫院的壓力。

目前武漢收治這波肺炎患者主要集中在金銀潭醫院、市肺科醫院、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等3家重症集中收治醫院。大陸衛健委組織了北京、江蘇、山東等十幾省份中央、省級和大學附屬醫院人力3千多人,開設新的重症患者集中收治定點醫院,包括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西院區、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計畫收治1000名重症患者,但是收治場域如未能盡速劃分清楚,器材還不盡快到位,這些醫學菁英們的投入非但未能建功,反而還可能危及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