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糾葛與俄羅斯長期全面認知作戰 西方折衝俄烏難有效果

由政大外交系博士過子庸以及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合著的 《俄烏戰爭的剖析(戰前篇)》。(圖:五南出版社)
由政大外交系博士過子庸以及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合著的 《俄烏戰爭的剖析(戰前篇)》。(圖:五南出版社)


俄羅斯今年2月24日出兵入侵烏克蘭以來,至今戰事仍未結束,政大外交系博士過子庸以及開南大學國家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文甲教授共同出書探討有關俄烏戰前情況,認為除了雙方歷史糾葛太深,加上俄羅斯長期全面性的認知作戰,即便開戰前西方已經積極折衝,但也難阻止俄方開戰,因而引發國際間全面性關注地緣政治的影響與發展。

《俄烏戰爭的剖析(戰前篇)》一書獲得前國防部長楊念祖的專業推薦,書中指出,俄國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2月24日宣布對烏克蘭進行「特別軍事行動」,蒲亭之所以「甘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揮兵西進,可說是基於國家安全與利益的「戰略焦慮」,而採取的軍事侵略行動,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斷絕烏克蘭加入北約,剷除現任澤倫斯基(Zelenskiy)政權,建立一個以「俄國意志為意志」的親俄政權,讓烏克蘭成為其禁臠,並企圖形塑昔日「蘇聯榮光」。

歷史困境下 不可避免之戰

學者認為,這場戰爭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雙方積怨已久的結果,而且此恩怨可以追朔至兩國古代的歷史,雙方的歷史恩怨形成彼此間難以解決的「歷史困境」(historic dilemma),且類似的歷史困境在現今許多國家之間也都存有這類問題。

在歷史困境上,俄國仍視烏克蘭為其小兄弟,必須聽命於他這個老大哥,其命運甚至必須由俄國來決定。俄國堅決反對烏克蘭加入西方集團,包括軍事組織北約與經濟組織歐盟。蒲亭發動這場俄烏戰爭,可說是其野心與意志的展現,與其說是俄國發動戰爭,不如說是蒲亭個人所發動。

在俄烏戰爭爆發前夕,各界都在問「俄國到底會不會打烏克蘭」?而且幾乎很少人相信俄國會出兵攻打烏克蘭,唯獨美國不斷示警,爾後此事件的發展顯示,美國對俄國情報的精準。

外交斡旋失敗 情理之中

學者認為,俄烏戰爭的爆發讓包括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土耳其、澳洲等大國,以及聯合國的外交斡旋歸於失敗,許多人批評西方國家領導人對蒲亭過於天真,但其實不能太過苛責積極參與外交斡旋的領導人或官員,因為外交斡旋涉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主權獨立、國家利益等高層的政治議題,沒有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會主動退讓。

事實上,俄國除了進行軍事部署外,並對俄國國內、烏克蘭與國際社會進行認知戰。俄國對國內進行認知戰的目的主要在鞏固民心,以效忠蒲亭政權。在對烏克蘭與國際社會進行認知戰方面,俄國可說是能手。例如俄國於2014年間運用認知戰,在不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下,併吞克里米亞。俄國後來又於2016年運用認知戰干預美國大選,幫助親俄的川普當選。

俄烏戰爭產生的鏡射效應

俄國在開戰前一直在尋找動武的藉口,以期能夠「名正言順」出兵烏克蘭,而最好的藉口莫過於最為緊張及敏感的烏東頓巴斯區,包括蒲亭指責烏克蘭在該地區進行「種族滅絕」行為,烏克蘭與西方國家深深體會俄國認知戰的厲害,並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針對俄國的認知戰予以反擊,讓俄國認知作戰無法得逞。

已經激戰多時的俄烏戰爭,面對十幾萬裝備精良的俄軍攻擊,烏克蘭進行了機動靈活的頑強抵抗,以及美日歐等西方的「外交、軍事、經濟」等三位一體的牽制奏效;此外,俄軍的戰術與戰鬥混亂與無能,導致整體作戰進度嚴重受挫,並且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中。

這場戰爭雖然發生在烏克蘭境內,但由於「全球化」的「鏡射效應」,牽動地緣政治的變化,當前國際局勢儼然已成美、日、歐的「自由民主陣營」與中、俄、北韓的「極權專制陣營」的對壘。因此在「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輿情熱議中,兩岸關係隨附著俄烏戰爭與世界局勢,從而產生新的變化與發展,值得各界持關注。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烏俄開戰後首航 第一艘糧食出口船駛離敖德薩港
油國協議要成功 OPEC:俄羅斯的會員身份很重要
俄羅斯空襲烏南港口城市 烏克蘭農業大亨身亡